其實股市是一個濃縮的人生,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是用汗水、淚水和血水澆灌而成的,一個股票的投資者,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學習改變自己的心態。
我對看盤的理解就像一個人練武功,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看盤是最基本的。
即使我不做交易的時候,我也要看盤,我要關注每一個細節的變化。
從事多年,不是覺得盈利越來越難,而是覺得盈利越來越簡單。就像你號准了一個病人的脈搏之後,對症下藥,你發現很快就會藥到病除。
看盤就像我們在看兩個足球隊的精彩比賽一樣。如果沒有去現場看,感受不到強弱的變化。
大家下過圍棋就知道了,不管世界上多頂尖的高手或者有多少人在下,從來沒有一盤棋是完全一樣的。行情也是如此。
不要去迷信相似性的行情,只能根據行情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
遇到波折的時候我不像其他人會停下來休息,而是馬上再去交易,在交易的過程中調整自己,就是在戰鬥中養傷。
我把每天的每一個點連起來看做一個長線,把這些點連成一個趨勢,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和長線。
股市這個行業本身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也是一個比較孤獨的行業,它不是一個靠群體力量的行業。
就像動物儲備糧食過冬一樣,以備不時之需,絕對不能把所有的利潤放在雪球上滾。
低價股,一般指的是每股3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當然,低價股深受廣大股民的喜愛。為什麼?通常,低價股給人的感覺則是,跌不下去,估值已經到底,下跌幅度有限等。在有行情的時候,通常將上市公司每股10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統稱為低價股。這就對於低價股的區間有著不同的選擇。
「低價股」與「高價股」,其實並沒有區別。
從股票的價格對比來說,雖然低價股給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但是與高價股,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除總股本數量以外的條件都是一樣的。A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1萬股,B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200萬股。A公司的股票價格為400元錢,B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那麼,從股票的價格來看,A公司的股票就是「高價股」,而B公司的股票價格是「低價股」。
但是,從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數據、條件、市值來看,都是一樣的。可唯獨總股本數量不同。呈現著一個是「高價股」,而另外一個則是「低價股」。
所以,看待「高價股」與「低價股」,不能單一的從股票的價格上看待,還要從其他條件去看待,特別是同類型、同水平的上市公司,可能就因為這總股本數量的不同,而呈現的結果不同。
但是,實際呢?上市公司的價值其實是一樣的。
在A股上市公司中,確實「低價股」具有著優勢:
1、低廉的價格,每手投資需要支付的本金更低,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
低價格的股票確實十分具有誘惑力。如果說兩家上市公司的條件、數據都是相同,在總股本不同的情況下,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400元,而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在牛市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低價股」的上漲幅度要遠遠大於「高價股」,甚至高出100%、200%的幅度。
「高價股」每手需要支付的成本高,而「低價股」需要支付的成本低。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選擇,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低價股」而不是高價股。
2019年公布期末投資者數量,現A股共計有1.49億戶投資者。而在2018年時公布過這樣一項數據,投資股市資金低於50萬的帳戶,占比總投資者的95%。
如果說,一手100股投資就需要幾萬元,很多投資者都沒有辦法實現分倉,以及更好的投資其他股票。所以,在選擇上通常會將20元以上、30元以上、40元以上的股票放棄掉,進而選擇2元錢、5元錢、10元錢附近的股票。
「低價股」因為所需支付的成本低,所以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投資。
投資低價股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用範圍式投資。
低價股不代表著風險低,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100元,價格下跌至50元,從金額上看是下跌了50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下跌了50%。那麼低價股呢?價格為3元,下跌至1.5元,雖然從金額上看下跌了1.5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也是50%。
所以,低價股一樣具備著風險。
那麼,為什麼低價股也具有著較好的投資性呢?就是因為低價股在有行情的時候,有著很多的投資者樂意投資低價股,因為被「熱捧」,所以也就容易出現需求旺盛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情況情況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會是股票價格的上漲。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低價股都可能被「熱捧」。
可以說,誰也不知道哪家低價股能夠被「熱捧」。在低價股具有一定風險的前提下,就需要分散一定的風險。那麼應當怎麼分散呢?
就是,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範圍式的進行投資。既能夠規避單一隻股票可能存在的風險,又能夠綜合收益,分攤風險。
當然,如果股市有很好的行情,往往低價股綜合平均水平會有著不錯的上漲幅度。
2、要有一定的時間期限。
投資低價股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執行完畢,也不會是成為永久股東。所以,就需要給投資低價格制定一個期限。
美國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的「成名戰」就是投資低價股,其投資低價股有兩點特徵,第一點就是範圍式,上述我們講到了。還有一點就是時間期限。
時間期限有三種判斷:
、依據股市漲跌進行判斷,也就是根據股市的漲跌慶情況去判斷是否需要賣出;
、依據持股的漲跌幅進行判斷,也就是通過持股的上漲幅度進行判斷,比如約翰·坦伯頓在盈利300%的時候將股票係數出售;
、有著一個時間期限,約翰·坦伯頓將在持股的第四年間係數將股票出售。
一直長期只做這幾隻股票,一旦出現三線金叉共振信號,或有火箭式上漲
一、什麼是三線金叉共振?
三線金叉指的就是三種指標出現的金叉,分別是均線、均量線還有macd指標。
具體來說,就是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的金叉, 5日均量線和10日均量線的金叉,以及macd中的DIF線和DEF線的金叉。
三線金叉共振就是指這些金叉在同一時間出現。
二、三線金叉共振的研判邏輯
如果單一看某一指標金叉來判斷股價後市,準確性不高,那麼實戰選股中可以結合這三項技術指標,金叉共振,在技術分析「價、量、時、空」這四大要素中有三個發出了買入信號,研判準確性的機率將得到極大提高。
三、三線金叉共振的市場意義
1、跌無可跌時進入底部震盪。隨著緩慢建倉,股價回升。
2、剛開始的回升可能是緩慢的,這種走勢會造成底部抬高。
3、當成交量繼續放大推動股價上行時,5日、10日價均線、量均線和MACD自然發生黃金交叉。
4、隨著股價升高,底部買入的人已有盈利,這種盈利效應被傳播後會吸引更多人買入該股,於是股價再度上揚脫離底部。
四、三線金叉共振的技術要點
1、均線金叉之後必須同時向上發散,呈現多頭排列(至少三條均線匯聚粘合,越粘合效果越好,匯聚粘合的均線必須在三個交易日內,同時向上發散,多頭排列)。
2、5日均量線金叉10日均量線,成交量明顯放大。
3、DIF線上穿DEA,在零軸附近金叉(在零軸附近即將和已經金叉或雙底,零軸以上金叉最佳,在底部區域,DIF上穿零軸也可以。相對高位區域,MACD必須即將或同步金叉)
五、三線金叉共振的最佳買入時機
1、底部成交量激增,股價放長紅。 盤久必動,主力吸足籌碼後,配合大勢稍加力拉抬,投資者即會介入,在此放量突破意味著將出現一段飆漲期,出現第一批巨量長紅宜大膽買進,此時介入將大有收穫。
2、股價跌至支撐線未穿又升時為買入時機。 當股價跌至支撐線(平均通道線、切線等)止跌企穩,意味著股價得到了有效的支撐。
3、底部明顯突破時為買入的時機。 股價在低價區時,頭肩底形態的右肩完成,股價突破短線處為買點,W底也一樣,但當股價連續飆漲後在相對高位時,就是出現W底或頭肩底形態,也少介入為妙,當圓弧底形成10%的突破時,即可大膽買入
三線金叉實戰案例
第一類買點出現在5日、10日均價線和均量線以及MACD三線金叉之時。5日均價線上穿10日均價線,5日均量線上穿10日均量線,同時MACD的DIF線上穿DEA線,三線同時金叉,則意味著中短線買入信號出現。
案例解析:亞泰集團(600881)
以亞泰集團為例,圖中所示點位5日均線向上金叉10日均線,隨後量能線金叉向上,MACD也在0軸上方出現金叉。此時,股價在60日均線支撐下止跌企穩,均線金叉之後同時向上發散,呈多頭排列,最佳買點出現,之後不久,股價就創了幾個月以來新高。
第二類買點出現在三線金叉發生後,個股在上攻途中出現回檔現象,在10日或20日均線附近逢低吸納。
案例解析:盛和資源(600392)
上圖盛和資源(600392)在2016年4月13日前後出現第一類買點,三線金叉,且前期成交量長期萎縮,在金叉出現之際,底部成交量激增,股價放長紅。隨後該股開啟一波拉升,4月22日開始出現幾天回調,股價回踩10日均線獲得支撐,第二類買點出現。
案例解析:安琪酵母(600298)
滿足上述三線金叉條件,同時收出長下影線K線,說明多頭處於有利位置,是買入的好時機。同時前期股價穩定緩慢上升,成交量萎縮,金叉後一交易日成交量激增,跳空高開。
趨勢與均線金叉結合抄底附圖指標
這個是附圖指標,建議主圖里用均線系統,當附圖出現「抄底」信號時,要通過主圖裡面的均線系統來加以篩選,可以等10日均線向上時再考慮買入,還有可以通過看在出現信號之前,成交量有沒有放大來加以篩選,通過均線或者量能等其它指標輔助來加以甄別,具體情況可以自己把握。公式代碼複製過來難免造成部分格式錯誤,如果出現不能成功導入的問題,可以關注越聲投研領取源碼!
公式源碼如下:
短趨勢:((3*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2*SMA(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3,1)-50)*1.032+50),COLORRED;
VAR2:=(2*CLOSE+HIGH+LOW+OPEN)/5;
VAR3:=LLV(LOW,34);
VAR4:=HHV(HIGH,34);
長趨勢:EMA((VAR2-VAR3)/(VAR4-VAR3)*100,13),COLOR00FF00;
判斷底:SQRT(SQRT(FLOOR(SQRT(MA(1/WINNER(CLOSE)*100,4)/10000))))*5;
VAR5:=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25;
底部:STICKLINE(短趨勢<10 AND 判斷底>0,0,30,6,1);
STICKLINE(VAR5,0,50,8,0),COLORRED;
DRAWICON(VAR5 AND 判斷底>0,60,1);
DRAWTEXT(COUNT(短趨勢<10 AND 判斷底>0,8) AND VAR5,50,'抄底');
DRAWTEXT(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25 AND 長趨勢>REF(長趨勢,1),50,'快拉或短頂');
VAR6:=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50;
DRAWTEXT( COUNT(短趨勢<30 AND 判斷底>0,5) AND VAR6,30,'短線買');
五個步驟創建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
第一步: 時間周期
創建系統的第一步, 是明確自己屬於哪種交易者, 是日內交易, 還是震盪交易? 喜歡每天看著圖表, 還是每周看, 每月看, 甚至於每年看? 倉位一般會持有多久?
回答這些問題, 會幫助你選擇適合的交易時間周期。 當然, 在實際交易中, 肯定要參考多個時間周期, 但這裡說的是你自己用來選擇交易信號的主時間周期。
第二步: 找到可以識別新趨勢的信號
鑒於我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儘可能早的識別新信號, 所以我們需要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任務的指標信號。 移動平均線是最常用的指標之一, 用法也相對簡單, 只要等快速均線穿越慢速均線即可, 這就是最基本的 」均線交叉」 交易系統。
移動平均線是眾多指標信號中, 最易用的一種。
第三步: 找到可以確認趨勢的信號
我們構建交易系統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過濾假信號的干擾, 這一點可以藉助其他指標信號來實現。
有很多指標信號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趨勢, 這裡我們推薦MACD, 振蕩器和RSI。 隨著你對越來越多指標信號的熟悉, 找到適合自己的一些信號, 並融合到自己的交易系統中。
第四步: 定義風險
構建交易系統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確認在每筆交易中願意付出的風險值。 很多人不愛討論虧損, 但實際上, 一個好的交易者, 一定會在賺錢之前先想清楚可能的虧損。
你必須給您的交易提供一個可浮動的空間, 但是又不能太大。
第五步: 定義入場和離場點
確定了風險, 下一步就是確定具體的入場和離場點位以獲得最大利潤了!
有些人在指標給出交易信號之後立刻交易, 不管當前周期的蠟燭是否已關閉; 另外一些人會等到蠟燭關閉再交易。
根據老股民的經驗, 最好還是等蠟燭關閉之後再決定是否建倉
造成虧損的不是行情,是節奏
事實是,往往很多交易者因為想做多,而去找各種上漲的理由,而不是因為看到了上漲的信號而去做多。
賺錢是因為交易者跟對了市場波動的節奏,同樣的虧錢也是因為交易者沒有跟對市場波動的節奏,方向可能只能上或者下兩個,但是節奏卻有千差萬變,節奏不對,即使方向對了也很難賺錢,而對交易者來說,需要處理的是你不僅要找方向,還是在正確的節奏點上開倉,必須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這才是最難得,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好的分析師不見得是一個好的交易員的原因,分析師只需要去找方向,不需要在乎節奏因為他們不進場交易,但是交易員不行,虧損的都是真金白銀。
與盈利的單子平倉太早相比,還有另外一個極端就是,跑的太慢,沒有隻漲不跌的緣分,很多交易者往往把交易的焦點放在怎麼樣提高入場點的準確率上,其實,與進場相比,出場更重要。
技術本身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有的交易者用他賺錢了,有的交易者用它卻虧錢了,所謂盈虧同源,盈利來自虧損,虧損也來自盈利,至於最後得到的是盈利還是虧損,要放在更多的交易結果中來看。
交易就像是做人,想吃肉,就要學會承受挨打,交易中每個人都會犯錯,都會虧損,重要的不是給自己什麼藉口,而是應該怎樣改變,交易是一項抽絲剝繭,去偽存真的過程,是好的過程決定好的結果,只有學會盈利性的思考才是最終的目的,尤其是批判性的思考,在股票投機市場,人云亦云基本上爆倉的結局,當然,就更不能指望可以跟風賺簡單的快錢。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階段的操作技巧及免費公式代碼,或有任何疑惑,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第一時間獲取最重要的投資情報和獨創的股票技術分析方法,乾貨源源不斷!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聲明:本內容由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