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朋友圈」擴列,再創友城新「玩法」!

2019-11-04     投資廣州

今年是廣州開展國際友好城市工作40周年。1979年5月2日,廣州與日本福岡締結友城關係,揭開了廣州國際友城交往的嶄新篇章。

40年攜手並進,友城搭起了一座「讓世界了解廣州,讓廣州走向世界」的橋樑。通過積極推動國際友好交流合作,廣州「朋友圈」遍及全球,與56個國家的81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為城市國際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城市關係條件。

40年歲月如歌,廣州的「國際朋友圈」發生過哪些動人的故事?廣州國際友好關係城市網絡的不斷拓展,又給這座城市和這座城市的人們帶來了什麼?在這個「重逢老朋友,結交新朋友」的時刻,我們回顧友城40年來的點點滴滴,感受廣州與國際友城的深厚情誼,見證多元文化之美,也展望廣州與國際友城交往的美好明天。

友城格局

廣州友好城市及組織機構遍布各地

國際友好城市是國際城市間的聯誼關係,在國際建立友好城市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戰結束後,為了醫治戰爭創傷,英國的約克郡與法國的普瓦市結為友好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友好城市開始大量湧現。

改革開放後,與其他國家相應城市建立友好關係,成為廣州對外交往的迫切需要。1979年5月,廣州市與日本福岡市結好,成為我國華南地區首對國際友好城市,正式拉開廣州國際友城工作序幕。

40年來,友城工作對增進廣州市民與世界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促進廣州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擴大廣州對外傳播,提升廣州的國際知名度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與廣州締結友好關係的城市及組織機構等遍布全球六大洲,全面形成友好城市-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友好城區-友好單位「四位一體」布局和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廣州「擇友」

加快推進友城「百城計劃」

據廣州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締結友好關係城市,首先,既要服從服務於國家總體外交,又服務於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交往的需求;其次,城市的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水平需與廣州相對稱相匹配,友城與廣州總體上具有相似性、可比性和互補性;再次,與廣州有一定的友好交往歷史;此外,還會考慮地域分布情況,要做到每個大洲都有友好城市。

據介紹,目前廣州的眾多友城中,有的是國際友人主動「提親」,有的是在經貿活動中碰出火花,也有些是文化體育交往中由點到面、由民間到官方推動而成。當前,廣州正積極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友城關係,新增30個友城中,所在國已同中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友好城市占73%。

不僅如此,廣州在發展友城關係中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實施友城拓展計劃,新建立友好關係的城市中,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占70%,發展中國家城市占63%,與已開發國家友城的合作也更加注重雙向互動、強強聯合,國際友城工作從請進來為主逐步轉向請進來與走出去協調發展。

今後,廣州將繼續以世界眼光謀劃友城工作,擴大「交友圈」,瞄準世界先進城市,以「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歐美發達城市為重點,優化友城布局,加快推進友城「百城計劃」。

友城故事

從「友城之旅」到「友城地鐵站」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兩座城市的交往更是因人與人之間的真摯互動而變得溫暖。40年來,廣州的友城故事層出不窮。當中留下過許多閃光的瞬間。

對很多「老廣」而言,建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越秀公園金印遊樂場,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但鮮為人知的是,原來這座遊樂場的建設與廣州友城有關。1979年,廣州市和福岡市結為友好城市。

次年,福岡市市長進藤一馬到訪廣州,提出為廣州贈建一座青少年遊樂場,作為日中友好永久紀念,因此興建了這個遊樂場。開業時,日方還向廣州贈送了一台過山車,當時的廣州媒體這樣描述:「轉彎、降落、搖擺、忽快忽慢,中途雖然有曲折,但最後總能安全回到起點,希望今後兩市的關係亦是如此」。

2002年,在國際友城工作框架下,廣州先後組織市民團1000多人次赴德國法蘭克福、法國里昂、韓國光州、日本福岡等友城參觀訪問,開展友好交流。2002年6月,中國國家足球隊首次征戰世界盃,首場比賽在韓國光州市體育場進行。

2008年是廣州與法蘭克福結好20周年,那一年,廣州組織了20對新人赴法蘭克福,在法蘭克福的市民劇院,雙方市長為從廣州遠道而來的20對新人證婚,送上祝福,也象徵兩市結好20周年的深厚情誼。

2009年適逢廣州建立國際友好城市30周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CLG)世界理事會會議暨廣州國際友城大會在穗舉行。這次友城大會期間舉辦了國際友城市長合家歡活動,展現出廣州與國際友好城市之間的深厚友誼。

這一次,在紀念廣州開展國際友城工作40周年大會召開之際,來自全球26個國家、35個城市的110名代表齊聚羊城。廣州再次創新友城「玩法」。10月15日至11月14日,廣州地鐵APM線林和西站被打造成耳目一新的「友城站」,為廣州市民呈現為期一個月的「廣州國際友城主題站」展示,讓市民了解廣州「國際朋友圈」。

創新模式

三城聯盟成城市多邊合作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還創新友城交往模式,進一步擦亮友城交往品牌,創新「三城經濟聯盟」交往模式,讓友城的多邊交往釋放出更強的動能,良好的示範效應也推動著廣州計劃設立更多友城經濟聯盟。

一直以來,廣州與紐西蘭奧克蘭、美國洛杉磯互為國際友好城市。2014年,廣州-奧克蘭-洛杉磯三城經濟聯盟成立,旨在進一步推動三城經濟合作,從而深化友城關係。2015年6月和2016年5月,三城經濟聯盟分別在洛杉磯和奧克蘭舉行峰會,三城市長和企業代表共同出席,切實推進三城經濟合作和人文往來,成功創新了廣州國際友好城市交往模式。

此後,這樣的交往模式也得到進一步推廣。2018年11月,廣州和法蘭克福共同倡議建立「廣州—法蘭克福—里昂三城經濟聯盟」,推進新的合作平台。2019年1月,廣州-法蘭克福-里昂三城經濟合作機制正式建立,開啟三城多邊合作新模式。

就在兩周前,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市長峰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頒發7個類別「城市獎」,廣州因成功發展和推廣純電動公交車項目獲得城市「綠色技術」獎項。據介紹,要想拿到這份榮譽實屬不易,此次廣州是從63個城市提交的195份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7名勝出者之一。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E_DNW4BMH2_cNUgY0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