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這9種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是違法的,你的信息就是這樣被泄露了

2019-12-30     GiHOME

GiHOME一直關心的是大家的健康生活,每期的推文都與大家的健康息息相關,但是今天例外了,因為我覺得個人信息安全也挺重要,希望大家的信息安全都能得到保護。

近日,網信辦聯合工信部等四個部門聯合發布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明確要求:用戶一次性同意打開多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用戶不同意則無法使用這樣的規則是違法違規的!



網信辦的具體規則有這九條:

1. 徵得用戶同意前就開始收集個人信息或打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
2.用戶明確表示不同意後,仍收集個人信息或打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或頻繁徵求用戶同意、干擾用戶正常使用;
3.實際收集的個人信息或打開的可收集個人信息權限超出用戶授權範圍;
4.以默認選擇同意隱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徵求用戶同意;



5.未經用戶同意更改其設置的可收集個人信息權限狀態,如App更新時自動將用戶設置的權限恢復到默認狀態;
6.利用用戶個人信息和算法定向推送信息,未提供非定向推送信息的選項;
7.以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方式誤導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或打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如故意欺瞞、掩飾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真實目的;
8.未向用戶提供撤回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的途徑、方式;
9.違反其所聲明的收集使用規則,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有網友反映,很多APP不授權根本沒法使用,對此,小編想說的是,咱硬氣一點成嗎?不用他的。

很多娛樂性質的APP最喜歡獲取個人信息,你稍不注意就點同意了,然後你就會發現你手機上有無窮無盡來歷不明的廣告,然後你還在想你的信息是怎樣泄露的。

為避免大家的個人信息安全被泄露,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1. 不要點擊和註冊來歷不明的網站,除了盜取個人信息,還有可能是木馬病毒

2. 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

3. 不要安裝來歷不明的軟體

4. 淘汰丟棄電子產品之前一定要徹底銷毀數據,防止不法分子恢復使用



5. 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之類如果不用一定要粉碎或者塗抹處理

6. 使用社交軟體時,儘量不要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比如定位信息,附近街景等

7. 公共場合來歷不明的wifi不要使用,你的流量肯定夠用的

8. 不要點擊郵件中的不明連結

9. 不同帳戶使用不同的密碼

希望大家牢記以上9點,並且現在,立馬,將你的手機權限設置打開,該關閉的關閉,並清理一些軟體的緩存。

我是GiHOME,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DoXY28BMH2_cNUgL-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