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漫長。"
對於考生來說,考試雖然結束,但等待分數的這段時間,也是很難熬,很艱難的,很漫長的。
其實,每次考完試,很多同學雖然已經通過對答案預估了自己的分數,但有時候差距會很大,所以,等待成績公布也是高考的必經環節之一。
網絡上有一句話:所有的等待,都會出現。的確,從明天開始,高考成績將陸續公布,來看看你所在城市成績公布時間吧。
2020年高考,已公布的29個省份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匯總:
北京市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5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7日至31日。
天津市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6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7日起,分批次進行。
河北省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3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16日填報軍隊院校志願,其它志願分批次進行。
山西省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4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6日起,分批次進行。
內蒙古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6日起,分批次進行。
吉林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6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黑龍江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4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5日起,分批次進行。
上海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晚18:00後,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30日起,分批次進行。
江蘇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4日晚20:00後,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8日起,分批次進行。
浙江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6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9日起,分批次進行。
安徽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3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7日起,分批次進行。
福建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4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江西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4日起,分批次進行。
山東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6日下午17:00後,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30日起,分批次進行。
河南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5日零時起,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6日起,分批次進行。
湖北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5日起,分批次進行。
湖南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5日前,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6日至8月1日。
廣東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5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廣西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4日起,分批次進行。
重慶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4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6日上午9:00,至7月28日下午18:00。
四川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通知考生成績後填報。
貴州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4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8日零時,至7月31日下午18:00。
雲南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預計7月27日開始。
西藏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4日左右,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陝西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4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4日起,分批次進行。
甘肅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5日起,分批次進行。
青海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預計7月25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寧夏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3日起,分批次進行。
新疆高考成績查詢時間為:7月23日,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尚未公布。
遼寧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區尚未公布高考成績的時間節點,但預計最晚發布成績的時間在7月26日之前。
填報志願3個注意事項,提升錄取率
知道分數後,就是填報志願了。七分考,三分填。志願報得好,才是對高考最大的尊重。
那麼如何根據考生自己的分數,填報喜歡的專業,選擇心儀的學校,同時,又可以避免退檔,滑檔等情況的出現呢?下面就來說說志願填報中注意的幾點事項,幫助考生高效報考。
第一、注重高考分數和排位
高考成績出來後,考生最為關心的是總分數。事實上,和總分數一樣重要的,還有"一分一段表"。
陝西師範大學招生辦主任辛向仁表示,填報志願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線、知位"。"知分知線",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數及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總分在全省同科類考生排位中的對應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對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錄取位次。圈定略高於、持平、略低於自己位次的十幾所高校,以便縮小範圍,重點了解。
還要注意的是,考生的分數是多少,在省內排名如何,能讀什麼類型的院校,基本上都與多年來該位次考生的整體錄取情況相一致。故相關專家表示,"不要想著報一些高出自己實際情況的院校,認為會有什麼調整降分,更不要聽信商業機構的宣傳,"大數據""內部指標"等,誤導自己正確填報志願。"
第二、注重興趣愛好、職業規劃與社會需求的結合
在知道自己的分數和排名後,就要考慮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了。通常來說,要將興趣愛好、職業規劃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選擇合適的學校、專業。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孫俊華認為,"志願填報要基於對一定時期的人生規劃作出選擇,首先需要明確個人興趣愛好,提早規劃職業生涯。"胡向東對此表示認同,"學校、專業與地域之間的選擇,因個人成績和家庭情況而異。核心要找到匹配自己興趣、分數條件和家庭條件的學校。有人說學校選擇離家越遠越好,家住海南的考生到哈爾濱讀書,每年交通費都是巨大支出,這個選擇也並非最優解。"
學校和專業選擇,有哪些步驟?
學校的選擇,除了考慮院校的實力與分數的匹配程度,還要考慮自身的習慣,如果你是北方孩子,不吃辣,如果去到南方,陰雨天氣,天天吃辣,你是不是會受得了?不要一味認為非要選擇什麼學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建議選擇大一些的城市讀書,但這個也因人而異,因分數而定,如果各方面因素都不匹配,選擇一個中小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專業,很多考生覺得,當然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沒錯,喜歡才能學得好,如果不喜歡,學習過程也會很痛苦的,何必呢。
這裡要提醒考生一點就是,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看看這個專業是偏重理工科,還是文學類,或者對某一科的高考成績是否有要求,就像學習英語專業的考生,基本都有對筆試和口語成績的要求,達到標準,才能匹配相關的專業。
第三、 填報志願要謹慎投檔
目前全國主要有兩種投檔方式:平行投檔和梯度投檔。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即按照從高到低的次序和每個考生志願的先後順序,依次進行檢索,一次投檔。梯度志願投檔原則是"志願優先、遵循分數"。這樣一來,第一志願至關重要。
不管是哪一種,第一志願尤其重要,大家不要認為,填寫了平行志願後,如果第一個沒有投遞,還會投遞後面,因為在投檔的時候,基本會根據分數和志願來匹配院校,如果在匹配的時候,覺得考生的分數更適合第一志願,就會投遞到這裡,其他的志願也就不會在投遞,所以,考生如果非常想去一個學校,就將其放到第一志願里。
平行志願填報模式擴大了考生志願填報的選擇範圍,降低了志願填報風險,但是不意味平行志願就沒有風險。相關專家表示,這個風險首先表現為院校志願沒有拉開梯度。如,平行志願考生一般可以填報6所院校,如果考生選擇的院校層次相近,相當於是一個志願,容易產生"整體滑檔"或"踩空"的情況。因此,考生可以根據高考分數、興趣愛好和身體條件等因素,按照"沖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合理拉開院校志願梯度。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專業調劑。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有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那這一欄該如何填寫呢?
平行志願下,還有一欄是專業調劑,在投檔時,考生因分數低,不能滿足其專業志願,就會被退檔,這時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考生不會再有機會被投檔到已填報的後續院校志願了,這種情況下考生只能參加該批次的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錄取。
因此,平行志願方式投檔時一般建議考生儘可能服從專業調劑,降低退檔風險。
分數高低雖已是定局,但考生和家長也不要有太大的負擔,提前準備收集信息,科學填報志願,最後祝每一位考生都能走進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