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解決大班額,新建中小學、幼兒園16所,新增學位1萬個以上」是我市2019年中心城區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為如期完成任務,市委、市政府在教育投入上全力保障、不設底線。上半年,全市財政性教育投入達14.43億元,今年秋季學期,榆林中心城區將建成投用18所學校,其中新建學校14所、擴容改造學校4所,新增學位9330個。
據2018年秋季入學統計,我市超大班額占比為4.96%,大班額占比為29.36%。為此,我市加快推進「學前教育三期行動計劃」,2019年,全市共啟動76個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啟動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246個,義務教育改薄項目269個,標準化學校建設項目217個,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建設項目(不含榆林中心城區)21個。榆林中心城區新建、改擴建項目59個,預計增加學位10萬個,今年秋季開學前約2.5萬個學位投入使用。今年秋季學期,榆林中心城區將建成投用18所學校,其中新建學校14所、擴容改造學校4所,新增學位9330個。
義務教育學校嚴格按照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均衡編班原則招生。登記學生數大於學位數的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派位,學生編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編排也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有效杜絕了「條子生」,緩解了擇校熱和「大班額」。同時,投資6.34億元用於全面改薄,開展優秀鄉村學校評選活動,並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把鄉村學校辦得小而優、小而美、小而精,吸引農村勞動力回流,緩解城區學校入學壓力。
市政府下發加快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實施意見,引進優質品牌學校和高端人才,並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務。與北京師範大學正式簽署辦學協議,在榆林科創新城創辦一所從學前到高中為一體的非營利性創新性學校。初中部計劃秋季開始招生,小學和幼兒園進行施工設計。與北京華樾、上海銘師、湖南教育出版社等全國知名教育機構加強合作,就英語雙線教育、語文主題學習和高中數學培優簽署合作協議,現已進入實施階段。引進朱永新新教育理念,市內確定了19所新教育實驗學校。各縣市區也引進部分品牌學校和優秀人才,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全面落實市政府與陝西師範大學戰略合作協議,榆林實驗小學和實驗幼兒園、第二十二幼兒園、第二十六幼兒園分別與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和幼兒園組成發展共同體。發揮「名校+」的孵化作用,全市共建成151個學校發展共同體,其中一對一42個、一對多109個,基本覆蓋所有農村學校,形成了城鄉學校共管、資源共享、學生共育、攜手共進的發展格局。啟動創建13所第二批優秀鄉村學校和26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
11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8個縣市區通過省級「雙高雙普」驗收,剩餘4個縣計劃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教育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消除「大班額」、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END-
來源:榆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 | 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