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臨潼,小車換大車

2019-10-05     美麗臨潼

「十一」黃金周,無疑是旅遊的高峰。作為熱門旅遊城市的臨潼自然也不會例外,面對井噴的人流、車流,看看臨潼是怎麼做的。

科學調度 盤活景區沿線交通

10月1日一大早,在兵馬俑西側的代新路上,執勤民警們已經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昨日,第二停車場內,工作人員冒雨為遊客服務

「請問兵馬俑怎麼走?」一名遊客打開車窗詢問,「直行至路口,右拐直行2公里就到景區。」正在執勤的民警韓警官耐心的指路,像這樣的諮詢,他每天都會遇到很多。時間長了,連嗓子都啞了

工作人員引導停車

記者在道路上觀察了一番發現,執勤民警往往這處未疏通得差不多,就得趕至下一處擁堵點。時間飛逝,不知不覺間已至中午。已經連續執勤6小時的民警們,在中午1點迎來了吃飯時間。「只要車一多,吃飯就沒個點了。」為了不使交通秩序出現混亂,他們就蹲在路邊圍著吃飯,隨時掌握路面車流情況,吃完了,他們接著工作。

過了一波高峰,執勤民警席地「解決」午餐

今年,臨潼在灞橋、渭南兩地分別設置交通分流點,強制遠端分流過境大型貨車,最大程度減輕進出臨潼主幹道路交通壓力。同時,在高速斜口出口下道處至姜溝立交、鳳凰大道入口段設置強制隔離,引導小型旅遊車輛經芷陽三路進入鳳凰大道免費車場乘坐擺渡車出行。

工作人員引導遊客有序乘坐擺渡車

為確保尖峰時段景區內道路的暢通,還對旅遊沿線紅綠燈燈時進行調整,在重點路口實行「人工指揮為主、信號燈指示為輔」的交通指引形式,最大限度地保障旅遊主幹道交通通暢。同時,藉助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不間斷對景區及周邊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空中檢測,根據實時監控數據及時調整引導分流方案,合理開展車輛分流、遊客擺渡等工作提供科學調度依據,有效提升安全防範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無人機實時監控車場車輛停放情況

停車無憂 2萬個停車位與堵點告別

兵馬俑第二停車場指揮中心

「車場A區域第三排有車位,請工作人員引導遊客停車」。10月2日早上10點,記者來到兵馬俑第二停車場,這時,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輛,在工作人員的手中,對講機不時播報著車位信息。

工作人員引導停車

「我們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大屏監控,查看到哪片區域有車位,對講機直接聯繫地面的工作人員引導遊客有序停車。」據車場辦公室主任楊虎介紹,早上6點50我們200名工作人員準時到崗,保證停車場4000個車位的有序停放。

兵馬俑第二停車場車輛有序停放

自駕旅遊,停車難問題讓人頭疼。這不從南昌開車來旅遊的張先生說道,「我一路下來跑了1800多公里,感觸最深的不是開車累,而是車位難找,明明景區就在眼前,還要七拐八拐的找地方停車,來臨潼發現車位難找這種事,完全不存在。」

據了解,臨潼通過擴容挖潛等方式,設立了鳳凰大道臨時停車場、陝鼓大道沿線學校、機關單位等停車場,為來臨遊客提供20000餘個停車位。

雙向擺渡 貼心服務來臨遊客

「這是1號擺渡點,大家從哪裡上車到哪裡下車,乘坐的第一站是華清宮,第二站是兵馬俑……」區交運局的工作人員李安民在擺渡點一遍又一遍的給遊客提示乘車位置,像這樣的話一天得重複上千次,兜里隨時都準備著潤喉片。

遊客乘坐擺渡車

為了應對景區激增的客流量,不給遊客「添堵」,方便自駕游遊客,10月2日,黃金周第二天,60輛免費擺渡車正式啟用,在鳳凰大道設立6個擺渡站點,將度假區—華清宮—秦始皇陵博物院景區全部聯通,雙向擺渡,遠端分流緩解景區周邊停車壓力和城區主幹道交通壓力,確保遊客順利到達參觀景區。

遊客「暴增」工作人員拉起了警戒線

「我們的擺渡車是從早上8點開始至晚上7點30停運,500名工作人員提前到崗,負責疏導車輛、維持乘車秩序、巡查大巴運營狀態以應對客流車流高峰」。區交運局工作人員胡平告訴記者,「10月3日,迎來了第一個客流小高峰,我們調集了70輛擺渡車在鳳凰大道免費車場達到飽和後,在早上8點30分就啟動了擺渡。」

度假區免費停車場內車輛有序停放

來自北京的張先生一家在擺渡車上對記者說,「我們遊客乘坐免費擺渡車為臨潼的交通『減壓』,也減少了我們來回找車的麻煩。」張先生不禁為臨潼的細心服務「點贊」。

圖文:華蕾

編輯:詩薇

審核:程方 王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1QArm0BMH2_cNUgTP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