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選送《哪吒》競爭奧斯卡 多國參選名單公布

2019-10-08     銀幕穿越者
華語片「沖奧」之路,僅有李安《臥虎藏龍》拿下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據報道,「學院」近日公布了93個國家和地區申報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的影片清單。

中國內地選送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來「申奧」,而正式名單中,還有捷克的《被塗污的鳥》,法國的《悲慘世界》,印度的《印度有嘻哈》,日本的《天氣之子》,俄羅斯的《高個兒》,韓國的《寄生蟲》,西班牙的《痛苦與榮耀》,中國香港的《掃毒2天地對決》,中國台灣的《誰先愛上他的》,與英國的《馭風男孩》等影片。

華語片沖奧之路

綜觀華語片「沖奧」之路,僅有李安《臥虎藏龍》拿下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張藝謀曾6度代表內地(《紅高粱》《菊豆》《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1次代表香港申報奧斯卡,並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分別是《菊豆》(1990),《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代表中國香港)以及《英雄》(2002)。

陳凱歌則3度代表內地(《無極》《梅蘭芳》《搜索》)、1次代表香港角逐奧斯卡,最終只有代表香港的《霸王別姬》進入5強短名單。

李安、侯孝賢、李行、陳坤厚分別曾三度代表台灣競逐奧斯卡,其中李安《飲食男女》《喜宴》獲得提名,《臥虎藏龍》獲得提名並獲獎。

香港方面,杜琪峰和許鞍華的作品分別四次代表香港角逐奧斯卡,是選送次數最多的導演。然而迄今香港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兩部作品都來自內地導演,《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霸王別姬》。除此之外,只有王家衛《一代宗師》入圍過9強名單。

香港和台灣申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歷史較內地要早不少,1957年台灣首次申報,派出袁叢美導演《阿美娜》。1959年香港首次申報,派出岳楓導演《雨過天晴》。內地1979年首次參選,推送了肖郎導演的《阿凡提》。

今年奧斯卡,入選的「最佳國際電影」(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由往年的9部擴展到了10部,報名要求是片長大於40分鐘,在美國之外發行,影片主要語言不能是英語,加納、奈及利亞與烏茲別克本次都是首次報名。

12月16日,組委會將會公布入選的10部影片,明年1月13日公布第92屆奧斯卡所有獎項的提名,2月9日舉辦頒獎儀式。

【附1】部分「申奧」名單:

中國台灣《誰先愛上他的》

中國香港《掃毒2》

韓國《寄生蟲》

日本《天氣之子》

西班牙《痛苦與榮耀》

捷克《被塗污的鳥》

法國《悲慘世界》

印度《印度有嘻哈》

俄羅斯《高個兒》

英國《馭風男孩》

巴西《看不見的女人》

哥倫比亞《猴子》

瑞典《然後我們跳了舞》

【附2】近年內地選送奧斯卡的影片:

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8《邪不壓正》

2017《戰狼2》

2016《大唐玄奘》

2015《滾蛋吧!腫瘤君》

2014《夜鶯》

2013《一九四二

2012《搜索》

2011《金陵十三釵》

2010《唐山大地震》

2009《梅蘭芳》

來源:時光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12Gsm0BMH2_cNUg8C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