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小課堂——藥知道
Hi~這裡是膳食計小課堂——「藥知道」,膳食君將定期為大家介紹各種中藥食材,讓你了解中藥的性格與脾氣,趕快和膳食君一起成為中藥小專家吧~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小
試
牛
刀
01
艾葉可應用於哪些症狀?
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1、《本草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2、《本草求真》:專入肝脾。兼入腎。
3、《本草從新》: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
02
艾葉泡腳有何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覆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只要是發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後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並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後,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03
艾葉的禁忌人群是?
本品藥性溫燥,陰虛血熱者慎用。有小毒,不可過量服用。
基
礎
知
識
別名 | 艾葉、艾蒿、家艾 |
性味 | 辛、苦,溫 |
歸經 | 歸肝、脾、腎經 |
功效 |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
膳
食
菜
譜
艾葉煎蛋
材料:
艾葉20g,雞蛋2個
食用油適量,鹽1/2小勺
做法:
雞蛋嗑進碗里,打散。
鍋洗凈,注入適量清水,並大火煮開。
放入洗乾淨的艾葉。
大火煮開,撈起,用冷水沖洗一下。
取出,捏干水分,切碎。
加進打散的雞蛋中,加入調料拌勻。
熱鍋下油,中小火把油燒熱。
倒入拌勻後的艾葉雞蛋液。
中小火煎至金黃。
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但陰虛血熱者不宜多喝
豬肝艾葉湯
材料:
艾草6克,豬肝200克,水1200cc,米酒1大匙,糖適量,太白粉適量,薑絲20克,鹽適量
做法:
將豬肝去除血水後除筋膜再用清水洗凈,切片,加入酒、太白粉腌抓一下,放入滾水中汆燙一下即撈起備用
取一湯鍋,加入水煮至滾沸,放入薑絲再以中火煮約3分鐘,再放入艾草、鹽、糖調味後。
最後再加入豬肝稍煮一下即可
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但陰虛血熱者不宜多喝。
註:資料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
https://www.xinshipu.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qLvI20BJleJMoPM1k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