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把沈騰在《羞羞的鐵拳》的劇照進行了換臉,換成了徐崢的臉,結果這兩個人實在是太像了,讓人難以分辨,簡直就像是一個人。有網友調侃道:「這可能就是徐崢光頭的原因吧!(手動狗頭)」、「難道這就是素顏和化妝的區別?」。
這幾年來沈騰被網友們評委是「長在笑點上的男人」,無論是參加各大綜藝的時候,還是現場活動的時候,沈叔叔的一舉一動總是自然帶著喜感。
作為一個喜劇演員,沈騰總是帶給我們驚喜。第一次看到沈騰及開心麻花的作品,是在春晚。在一堆東北喳子味兒、怕老婆、網絡段子等各種被標籤化了的小品中,開心麻花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清新。
沒有東北土炕,沒有拿網絡熱詞湊數,沒有把人身攻擊當笑料,也沒有演著演著就莫名其妙地煽情,沈騰的小品在近年來的春晚上,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在他身上,我們依稀仿佛看到了當年的陳佩斯。
再後來,看《歡樂喜劇人》、看《王牌對王牌》,發現沈騰和宋小寶最大的差別就是,宋小寶喜歡模仿經典,沈騰致力於創造經典。比如說,《琅琊榜》火了,宋小寶就披上梅長蘇的斗篷搞怪;《流星花園》是經典偶像劇,就組了個東北F4來逗人發笑。而沈騰,你很少能看到他去蹭那些熱點,即使《王牌對王牌》里沒有拿的出手的節目來對抗東北F4,他寧願吃自己的老本,唱了一首《屯兒》,也沒有去蹭那些經典形象。
看得出來,開心麻花團隊在創意上非常用心,而且刻意避免去模仿他人,這也是我一直很喜歡這個團隊,欣賞沈騰的原因。
有人說,沈騰和宋小寶,就像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確,宋小寶的喜劇就像是拿根羽毛拚命撓你腳心,刻意讓你笑;而沈騰的喜劇,玩兒的是真正的藝術。
於是有人開始這樣評價沈騰:舞台上表演小品的沈騰,有陳佩斯的影子;舞台下靜靜坐著的沈騰,眼神里流露出的孤寂,如同周星馳。
這句話,我只同意前半句。沈騰,真的像周星馳嗎?
看過周星馳電影的人都知道,香港的快節奏生活,使得香港喜劇電影中劇情的發展也十分緊湊,笑料包袱環環相扣。粵語口語的獨特表達,也讓香港喜劇的表演方式趨於肢體誇張和表情豐富。
還記得《喜劇之王》中,周星馳表演的一分鐘之內經歷人生喜怒哀樂嗎?還記得《家有喜事》中,吳君如飾演的糟糠大嫂那誇張難聽的歌聲嗎?不計形象,不計代價,只要能夠讓觀眾記憶猶新,捧腹大笑,喜劇人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相比較周星馳的字句來說,沈騰關於喜劇,自由一套算法。無論是《夏洛特煩惱》,還是《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每一部電影都是穩紮穩打,每一部作品都擲地有聲。
沈騰,他從民間走向央視,又從央視回到舞台,最終在大熒幕前鳳凰涅,戲份的多少,已經不再重要,只要有沈騰,這部電影就一定好看。對於一個喜劇人來說,能夠得到觀眾如此評價,也可謂是「登峰造極」了。
沈騰,他不僅打破了自己塑造的驅殼,還將自己的玲瓏多面展示得淋漓盡致。好的演員,演誰就像誰,沈騰做到了。不驕不躁,在是非圈裡,急流勇退。不疾不徐,在名利場上誠惶誠恐。如果說,沈騰是一個金字招牌,流量明星,倒不如說,他是一個不忘初心,質樸如初的天生笑匠。
沈騰,正如一盤香脆可口的「開心麻花」,在我們疲於奔命的生活中,給我們一絲香甜清脆的慰藉,也給我們雅俗共賞的歡笑。正如沈騰自己說的那樣,喜劇並不是單純的逗人發笑,然而笑過之後還能引人深思才是一部好喜劇。
沈騰的每一個角色,都在不斷蛻變。更慶幸的是,他在不斷地思考,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不分南北流派的、優秀的「喜劇演員」。
而且沈騰,可以說是老天爺賞飯吃的一個演員。甚至當初考上解放軍藝術學院都是「蒙」上的。家裡的姐姐沈娜是軍藝的,她回家跟父母商量說讓小弟去考軍藝吧,不管怎麼樣以後還能有個「鐵飯碗」。沈騰就這樣學起了表演,他覺得老師能夠招收他,可能是因為他是一張白紙好畫畫。
軍訓即將結束,沈騰給幾位教官排練了一個小品節目。回到學校後沈騰的老師對他說:「你的創作能力很強,當個表演課代表吧。」表演老師那過關了,形體老師那又犯了愁。
按沈騰的話,他的形體那叫一個不堪入目。「上形體課時,把腿搭在把杆上壓腿,我跟老師說,這就是極限了,不能再壓了,拍子也跟不上。但是,這種不協調或者僵硬,運用好了,還成了我的特色。」
沈騰說,在兩部畢業大戲中,沈騰飾演了兩個角色,雖然都不是男主角,但是台底下的觀眾都特喜歡他。講真的,有些東西是天生的,強求不來。
周星馳,在喜劇方面,已經撐起了自己的一片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沈騰相比較周星馳來說,雖然說在喜劇上有一席之地,但還沒有到達星爺的境界,而且兩個人的喜劇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覺得沈騰不可能是下一個周星馳。
我始終相信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沈騰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喜劇演員,可能之前比較堅信的人生經歷,才讓沉默中的沈騰多了一些猶豫氣質,會讓人覺得他好像現在的大師周星馳啊。但其實,無論沈叔叔能不能成為周星馳的接班人,我們始終是相信如此優秀,如此有天賦的沈叔叔,一定會在喜劇影壇里占有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