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愛國崑曲藝術家鄧宛霞,她說:讓京昆藝術紮根香港

2019-10-26     聽戲APP

鄧宛霞, 香港著名京、崑劇演員。她是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的得意弟子,並隨著名武旦張美娟習武,還受教於李玉茹、杜近芳、曹和雯、姚傳薌等名家。

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是香港唯一獲得這項中國戲劇界最高榮譽的藝術家。師從名家俞振飛。在大師悉心指點下,潛心鑽研苦練,深得真傳,打下紮實的崑曲基礎。又隨名武旦張美娟習武。先後與名家杜近芳、梅葆玖、李玉茹、陳正薇等學戲問藝,技藝更加深化。她極重視舞台實踐,經常到內地或在港巡迴演出。

童年時候隨父母到北京,鄧宛霞曾經專門到戲曲學校觀摩。記得那些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踢腿、翻身、打飛腳,個個精神抖擻;班上紀律嚴明,卻又充滿了生氣、活力與歡樂。這幅圖畫,一直留存在鄧宛霞的腦海中。她也每每生髮出一個夢想:有朝一日,這幅學生刻苦用功的圖畫也能夠出現在香港這塊土地上。

為了讓孩子們學好京昆,鄧宛霞成立了京昆藝術工作坊。工作坊教授不同的技藝,包括唱腔、身段、刀、槍、棍等,把京昆的精髓以輕鬆的方式介紹給他們,慢慢達至潛移默化的階段;當有了基本認識後,同學們每每嚷著要學得更加正統,開始由身段學起。

經過持續不懈的努力,香港很多小孩子逐漸從接觸到認識,最後喜歡上了崑曲。鄧宛霞說,京昆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孩子們接觸了崑曲,喜歡上了崑曲,傳統文化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作為一個戲曲藝術家,這是職責所在。

學習京昆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對於物質條件相對優越的香港孩子們來說,他們能夠受得了苦嗎?黃雪妮說,雖然辛苦,但我們是從心裡喜歡啊。在香港西灣河文娛中心舉行的一次"青少年京昆藝術培訓計劃"結業演出中,多位學員在專業樂隊的伴奏下,演出了基本功、把子功、形體結合、京昆唱段以及一些專門為小學生而設的入門項目;另外還有兩個精彩的壓軸節目--折子戲片斷《琴挑》以及小朋友們演出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此次演出,展示了同類活動中難得一見的水平與舞颱風貌。

鄧宛霞說,現在,京昆等傳統藝術已經越來越深入到香港孩子們的生活中。他們也許將來會成為京昆專業演員,也許不會,但至少他們接觸了京昆,他們肯定會是京昆等傳統藝術的觀眾。

鄧宛霞從來就沒有任何停步的想法,她始終把對青少年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她說,我自己表演得再出色,終究只有我一個人。我進行這樣的工作,除了想分享我對京昆藝術的愛,使孩子們對中國傳統藝術有所認識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加深年輕一代對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與景仰,從而對本民族文化藝術產生一種自豪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fpEBm4BMH2_cNUgrV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