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歷下區人民醫院兩名白衣天使出征馳援武漢

2020-02-06     無線濟南

「待春暖花開,我們必將帶著勝利的消息歸來。」2月6日,她們正式踏上去往湖北的征程,對她們來說,湖北不再只是地名,而是即將展開「戰鬥」的地方。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王松、馬騰這兩位來自歷下區人民醫院的護士,毅然肩負起全市的囑託和希望,與其他14名醫務人員共同化身為「最美逆行者」,用行動踐行著「白衣天使」的擔當。

12年的醫護經驗 這次出征她沒有絲毫猶豫和躊躇

「疫情當前,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有責任奉獻自己的力量,支援湖北,守護健康,不辱使命,全力以赴。」王松今年35歲,從事護理工作已經12年,12年的臨床磨礪成就了她從一名普通護士到科里骨幹精英的華麗蛻變,在與記者溝通交流中,幹練精明而又大方的她給了記者鮮明的印象,對她來說,這次湖北之行將銘記一生。

「從疫情爆發那天起,我就做好了準備,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出發奔赴前線。」王松告訴記者。

據王松所在科室的護士長趙小芹介紹,科里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預案,在接到通知時王松沒有絲毫猶豫和躊躇,她是有資歷的老護士,用行動給全科人員做出表率,她此次出征代表著所有人共同心聲,盼望能光榮完成任務。

也許是早就做好了準備,也許12年的工作經驗增加了面對一切的底氣,雖然她有著面對未知未來的忐忑心情,但眼神中卻透著堅韌的光彩。用王松的話說,作為一名護士,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這份職責。「這次去湖北,家裡面都很支持,我將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貢獻自己力量,請等待我們凱旋歸來。」

兩個孩子的母親 出征前夜她剪去長發

2月5日,出征前的夜晚,馬騰從已經整理好的背包里拿出一個用塑料袋仔細包裹的小包遞到了自己的護士長晉兆森手裡,「仔細想了想先不拿了,幫我保存好,等我回來後再還給我。」馬騰笑著說著,後來記者得知這小包里裝的是馬騰剛剛剪去的頭髮,「聽之前支援湖北的前輩們說,頭髮太長工作起來不方便,而且對安全防護也不利,就主動剪了。」

不同於王松,馬騰有些文靜,說話時略帶靦腆,1988年出生的她從事護理工作至今正好十個年頭,10年應急科護士生涯,讓她在處理各類突發事情時更得心應手,「作為一名急診科護士,職責就是救死扶傷,疫情爆發時就有馳援武漢的意向,也問過領導意見,他們都很支持我。」

馬騰告訴記者,這次出征湖北之前,也曾諮詢過家裡意見,他們雖然有些擔心,但都非常支持。不過家裡最讓她牽掛的還是兩個孩子,「他們從小就沒怎麼離開過我,這次我去湖北還不知道要多久,怕他們不適應。」馬騰說著,眼中透露出不舍但臉上依舊努力保持著笑容。

馬騰的兒子今年四歲半,女兒也兩歲多了,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之前兒子曾經問過她是不是要去武漢了,她回答說是要去出差護理病人,孩子沒哭也沒鬧。「他挺懂事的,也知道我要去湖北要做什麼,但依然支持我,我想等他們長大了,會為我感到驕傲吧。」

期待凱旋歸來 醫院是她們堅強後盾

由於她們第二天必須在7點前趕到濟南火車站,沒有時間送別,所以在2月5日晚上,歷下區衛健局領導和院領導同事為她們舉行了一場歡送儀式,區衛健局局長、黨組書記陳仕學在儀式上說:「你們此次支援武漢,舍小家顧大家,彰顯了新時代歷下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精神,整個區衛健系統都為你們感到驕傲。」他囑咐兩位護士在積極抗擊疫情的同時,要做好自身防護,全家人等她們平安歸來。

就在當天晚上,王松和馬騰兩人的護士長分別幫她們一遍遍的整理著行李,生怕遺漏下什麼。她們的同事們也紛紛將積攢和購買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面罩等拿了過來,雖然知道在湖北這些東西都有準備,但還是塞了整整兩個皮箱,就怕她倆到湖北不夠用。

歷下區人民醫院的院長王振東和院黨委書記劉文羅也一遍遍的囑咐,醫院就是她們堅強後盾,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在微信群說,院裡將全力保障她們的需求,家裡邊也有院裡幫襯著,不用擔心,讓她們安心在武漢工作。

這一晚還發生了很多暖心故事,這一晚時間過得飛快。

2月6日,她們將抵達湖北,等待她們的將是緊張的救治工作。(歷下融媒體中心記者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bz3GHABgx9BqZZIK0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