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位莊村220畝的瓜果試驗田,試種成功再向農民推薦

2019-08-29   農村大眾

劉希濤(左)在試驗田。

在鄄城縣董口鎮申位莊村,有一片220畝的「試驗田」,裡面楸樹、「夏黑」葡萄、蘆薈、火龍果等各種稀有樹木、蔬菜瓜果、中藥材應有盡有。「就是想幫周邊農戶試出一條能致富的路子。」試驗田負責人劉希濤說。

8月16日,記者在試驗田見到了劉希濤。他今年57歲,皮膚黝黑,一副老農民的模樣。此前,他曾當過英語老師,還在鎮上做過幹部,內退後選擇做農民。2018年11月,他流轉了申位莊及附近村莊共220畝土地,種起了地。

「退居二線前,我在鎮招商辦上班,參觀過濰坊壽光、青島等地的生態農業園,了解到一些經濟效益好的作物。」劉希濤說,他挑選了幾十種作物試種。

「我種的都是市場前景比較好的作物,比如楸樹、火龍果、大豆、蘆薈,還有從濰坊引進的大葉韭菜、臨沂引進的『夏黑』葡萄等。」劉希濤說,今年,他又從鄭州農業科研所引進了「豫2」西瓜。「試種時,我會考慮環境適應性強、好管理、好銷售等因素。」劉希濤說。

「現在,試驗田裡的茄子、黃瓜、筍瓜、西瓜等作物試種效果比較好,可以放心大膽向農戶推薦。」劉希濤說,農戶種植後,銷路方面不用愁。「前期我和朋友合作,已經鋪好一條農產品銷路。」 「今年種的茄子品種好,從4月份開始種,現在還結果,預估一畝地一年能產2萬多斤。」劉希濤說,只要保證茄子根系成活,到秋季霜降時剪枝,留下主幹,移栽定植,下一年還能長。劉希濤還試養了50隻「比利時」兔子。現在兔子已經繁殖到100多隻,大部分被農戶領養。

劉希濤說,目前在試驗田幹活的有20多人,大多是申位莊村裡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平日裡,婦女們不僅要幹活,還要照看上學的孩子。為方便她們照看孩子,劉希濤買來50套課桌,放在試驗田裡的簡易棚內,讓孩子們在那裡寫作業。劉希濤還重拾「舊業」,當老師輔導孩子們的學習。

(農村大眾融媒體記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