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訓斥王一博粉絲,到底是汪涵該尷尬還是王一博該尷尬?

2019-07-23     娛樂磚家的後院


網上爆出《天天向上》的錄製現場汪涵痛斥王一博粉絲大喊「媽媽愛你」,於是「德藝雙馨」汪涵被推到風口浪尖,一方是自己的粉絲,一方是自己的「恩師」,不知道當時在場的王一博心裡作何感受?



汪涵罵王一博粉絲時,王一博尷尬麼?



與《長安十二時辰》的高開低走不同,同天上映的《陳情令》以低開高走強勢逆襲,以男男CP牢牢占據微博熱搜,肖戰與王一博也成為當下最火的偶像。一個是X玖少年團,一個是UNIQ,都是偶像團體,也都一直是不溫不火,UNIQ甚至一度要涼,兩個人在影視界苦苦掙扎,終於有了回報。



王一博的組合雖然不溫不火,他本人還是保持著曝光的,《天天向上》的固定主持班底,可在這種主持群的模式下,能出彩永遠也只有「父親」一樣大家長角色的汪涵和鬧騰嘴貧的大張偉,年紀輕輕的王一博一不敢在眾位大哥哥面前造次,一不小心就會被批僭越,二偏沉悶的性格也使得他在除了他擅長的舞蹈等方面之外鮮有妙語連珠。所以即使王一博從2016年元旦就開始以天天小兄弟的身份加入天天向上至今,可依舊是平平淡淡,直到這部《陳情令》,然後粉絲們夸破大天的誇讚還沒有結束,然後就因為粉絲上了熱搜。



「媽媽愛你」是整件事的導火索,是「大家長」汪涵所接受不了的,也是這場罵戰中罵王一博粉絲的路人所接受不了的,而這場罵戰的另一方卻以:「媽媽愛你」是飯圈用語,你憑什麼罵我?是不是太過分了?為主要切入點。三方言論自說自話,就像之前無數場由粉絲掀起的罵戰一樣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有真正的粉絲在說著汪涵往日裡對王一博的寵愛與提拔,可這些聲音在山呼海嘯般的罵戰中丟進去轉眼就不見蹤影,而無論這場罵戰如何收場,汪涵的這次「訓斥」都會成為所有人的記憶點,有點事情就會被隨時想起,永遠抹除不掉,不知道王一博看到真正是把自己當成「親兒子」一樣提拔栽培的汪涵被推倒如此的風口浪尖,他的內心有多尷尬。



汪涵被罵的時候,飯圈文化尷尬麼?



從汪涵和這次事件中大多數站汪涵罵這種自稱「媽媽」行為的路人看來,粉絲臆想偶像是自己男朋友還不夠,現在更是臆想為自己是媽媽,這就相當於兩個同齡人其中一個跟另一個說「我是你爸爸」,不打起來才怪,而這種臆想現在有個統稱:飯圈文化。

何為飯圈?它其實就是粉絲圈子、粉絲群體的簡稱,某明星的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就是一個飯圈。在這個圈子裡,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每個人各司其職。有人負責拍照修圖發圖,有人負責視頻剪輯,有人負責控評,有人負責轉發和數據……粉絲們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只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讓自己的偶像變得更好更紅。



而演藝圈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所謂的明星號召力通俗點說也就是多少粉絲會去為你的作品買單。而演藝圈裡又分兩類:靠實力吃飯和靠顏值吃飯的。靠實力吃飯的並沒有太多粉絲,但是他們受大部分人的認可,因為他們出色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普通觀眾對於他們的了解則一般不會超出電影電視劇的文本本身。

偶像則不然,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們自己本身就是作品,他們需要讓粉絲去購買他的唱片,包場看他的電影,購買他代言的產品,轉發他的微博,控制網絡上關於他的負面傳聞,為偶像創造流量並竭力爭取更多的演出機會,這樣就勢必要去迎合粉絲對自己做出改變,做什麼樣的造型粉絲喜歡?做什麼樣的動作粉絲會尖叫?這些都是必修課。



而粉絲做了這些之後,粉絲就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你的成功是依賴於我的,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你是屬於我的。這就是為什麼偶像經紀公司都把禁止什麼年紀之前談戀愛都寫進合同,就是因為這些偶像的受眾(為他們花錢的人)大多數都是年輕女性甚至女學生,你談戀愛了就會讓她們覺得夢境破碎,另一方面粉絲也會覺得我們花了那麼多錢和精力把你捧紅了結果你去談戀愛?這感覺跟自己男朋友劈腿一樣,所以鹿晗在公布於關曉彤的戀情之後無數粉絲脫粉也就不難解釋了。

大多數人覺得這是走極端,實際上偶像是有「人設」要求的,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必須滿足粉絲的幻想,而粉絲各自的不同也就產生了她們對偶像不同的幻想,比如有些人會覺得他需要保護,所以有了「媽媽粉」;有些人覺得他是自己擇偶的理想型,男友力爆棚,所以有了「女友粉」。這種關係的實質是粉絲對偶像的集體占有;而偶像的本質,「是向粉絲提供一種想像性的親密關係」。 但無論是什麼粉,偶像都成了某種親密關係的載體。



粉絲為偶像聲援,當然是出於一種愛,問題是這種愛為何屢屢演變成對他人的網絡暴力?

這與飯圈信息接收和價值觀的封閉化和同質化有關。大多數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時,總是有意或無意地注意那些與自己原有觀念、態度及價值觀相吻合的信息,或自己需要關心的信息,同時,也會主動排斥或迴避與自己觀念不一致或與己無關的信息。對於飯圈的粉絲們來說,他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是關於偶像的種種好,對於關於偶像的種種負面新聞非常警惕和排斥。所以當他們看到他們不願看到的自己偶像的消息時,她們就會一致對外,瘋狂反擊,如今偶像粉絲無差別攻擊事件都是這麼產生的。這就好比「我家偶像做錯了沒關係,他那麼可愛,他還是個孩子,可你罵他就是不對,你們損失的只是被我們罵,可我家孩子損失的卻是他的好心情啊」。



這些粉絲對於偶像的占有是汪涵和無數懟飯圈粉絲路人所不屑的,媽媽是一個神聖的詞彙,媽媽生你養你自然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你擁有「所有權」,而去如今年紀相差無幾的粉絲卻自稱媽媽,這就是對母親這一身份幾千年來尊古無比身份的僭越,你所謂的飯圈文化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面前,你還稱文化?你不尷尬麼?在我看來,汪涵的話絲毫不過分,只是之前太多人被這種鋪天蓋地的粉絲掀起的戰爭所害怕而不敢說,而汪涵說出來了,所以顯得突兀,這何嘗又不是飯圈文化的另一種危害?都讓人害怕的不敢說「不喜歡」了,這得戰鬥力多強?



在罵汪涵和罵粉絲的鋪天蓋地的評論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甚至有些「卑微」的自己攬過錯和說著公道話的王一博粉絲,她們三觀正確、明事理,可又能如何?她們的身影在兩方罵戰中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飯圈文化如此風口浪尖的原因完全可以用吳京在拍完《戰狼2》被問及被網友痛批時說的話:「我允許你這樣的人存在,可你因為你的存在而不讓我這樣的人存在,這是不對的」,真正的粉絲應該是好話接受,批評也接受,因為如果真的都沒有人批評你家偶像了,那你們連尷尬都沒地方尷尬,可真到那時,這些原本激進的「飯圈文化忠實的擁護者」們又會揮揮衣袖轉投別家,大喊「媽媽愛你」了。



(原創作者: 痞子撓 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Pq-KmwBmyVoG_1ZNP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