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娛樂/低俗化和葷段子救不了相聲

2019-12-13     名城蘇州

文/蘇陽

因為把張火丁、李世濟兩位京劇名角編進葷段子而引起爭議,近日,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員在張雲雷發布了道歉聲明。

有粉絲為張雲雷辯解,認為把張火丁寫進段子其實是正常的相聲表達。這段相聲的完整劇情,是張雲雷冒充藝術家,吹噓自己認識哪些名角兒,結果連對方性別都不知道……這種自吹自擂、醜態百出的角色,在相聲中也許很常見,但由張雲雷來說,把京劇女前輩和葷段子結合調侃一番,讓很多人感覺無法接受。

當年郭德綱幾乎憑藉一人之力,讓相聲重新進入公眾視野,無非是他改變了觀眾對相聲的認識,讓相聲擁有了鮮活的時代元素,努力去除低俗化,增強了相聲的智慧含量,在這些方面,郭德綱與馬三立、侯寶林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如今圍繞相聲以及相聲演員所產生的衍生娛樂產品以及形成的「飯圈文化」,也將這一藝術形式推向了更廣泛、更複雜的觀眾群。——當相聲進入了流行層面,公眾會對相聲的內容質量與價值傾向有更敏感的反應,創作者不能只被粉絲的歡呼擁戴所迷惑,而要看到自己在引領流行之後所無法迴避的社會責任。

以往,茶館與電視,是觀看相聲的兩大舞台;現在,相聲的傳播途徑被打開——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直播平台、粉絲群落等等,都能聽見相聲、看到演員。相聲創作者置身新的平台,更要有冷靜的心態,不能浮躁。張火丁的女性身份,以及京劇藝術家的名銜,是批評者不滿張雲雷的原因之一,這樣的批評,是建立在公眾注重人格平等、拒絕低俗下流的新輿論環境基礎上。也就是說,即便被編進葷段子的人不是張火丁,而是別的普通女性,也一樣容易帶來反感。

潮流滔滔不可逆,相聲藝術也不能例外。相聲就像任何藝術門類一樣,當然不可能討所有人喜歡,表演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不管怎麼說,相聲如果要成為一門藝術,難道除了低俗化的表演和葷段子就沒法體現其魅力嗎?幽默有無數種方式可以傳達,比如言語間的機鋒、段子裡的智慧含量、批判與反思的力度等等。

即便拿師友、親人家屬進行調侃,也該掌握分寸,這特別考驗表演者的水平,什麼叫點到為止,什麼是話留三分,什麼叫隱惡揚善……這都是相聲表演者應該認真思考的。

低俗化和葷段子救不了相聲。沒有尊重與智慧作底蘊,也是誕生不了經典相聲的。

(責編:王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IBn_m4BMH2_cNUgvs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