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芒果推送原創的娛樂八卦和影視評(吐)論(槽)。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還有公眾號還沒寫《隱秘的角落》吧?我還有機會嗎?都怪隔壁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搞得我意亂神迷,有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感jio。
但我還是要打起精神來嘮嘮《隱秘的角落》的!很少有這麼爽的觀劇體驗,充滿電影感,而且是非常好的電影。豆瓣8.9,怎麼回事?應該9分以上。
這部方方面面都很絕的網劇,故事其實很簡單:
三個小孩—— 朱朝陽(榮梓杉 飾演)、 嚴良(史彭元 飾演)、 普普(王聖迪 飾演),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老師 張東升(秦昊 飾演)謀殺岳父岳母的過程,由此各有目的的四人,捲入了一場走向清奇的旋渦。
(本年度最帶感犯罪團伙)
簡單的故事框架,經過高手上色,填充了豐滿真實的血肉,就變得非常值得品味了。人設、演技、剪輯、配樂、懸疑細節等等,簡直可以嘮嗑三天三夜。
其中最吸引大眾的,應該是裡面絕妙的 懸疑設置。播完的這些天,關於劇中各種懸疑細節的分析滿天飛。
不得不說,這部劇通過縝密細緻的設置,給了觀眾極佳的解謎體驗。而且,主角是小孩,演技又好,就別有一番風味,有莫名爽的 打臉享受。
例如有一個場景,張東升請三位小孩吃麥當勞,朱朝陽被張東升的話打動了,在廁所建議嚴良扔掉複製卡。
當時我——傻逼小孩!怎麼在這裡說!被張東升聽見怎麼辦!看,果然聽見了吧!完了完了氣死我了~
繼續看下去——媽的,傻逼的是我,他 故意想借張東升的手除掉嚴良。朱朝陽,你騙得姐姐我好苦!
朱朝陽,不但是奧數第一名,也是借刀殺人第一名。我回想,他問嚴良「你想報警嗎?」其實有張東升「我還有機會嗎?」的味道。
但是我今天不是來給大家研究各個懸疑點的,因為已經很多人聊過了,再聊沒意思。我二刷了一下,有了新的感悟。
這劇最好的一點,不是研究各種神細節,也不是研究嚴良、普普、老陳死沒死,怎麼死的(我認為都死了)。這些不重要。
懸疑是這劇的外殼,是牽引大家看下去的手段,它的核心自始至終是 人性的困境,愛的困境。困境里,我們該如何看清,如何自救,才是這部劇鋪了12集的最大的謎。
這個核心也是這部劇能爆的原因,這比單純的懸疑劇更能引起廣泛的感情共鳴。這裡就必須要誇誇編劇對原著的改編了。
劇本總監 喬·卡卡西教授,是美劇《紙牌屋》的編劇。劇本策劃 胡坤曾執筆電影《東京審判》《八佰》,編劇 潘依然曾參與《瘋狂的外星人》劇本創作。
編劇團隊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框架,但是對人設和一些故事關鍵節點都作出了很大的改編, 所以沒必要捧著原著來理解劇集。
這些改編也不全是因為審查,就算沒有審查也會改的。因為原著更突出「全員惡人」。導演和演員都 對展現純粹的「惡」沒有興趣。
秦昊讀了原著之後,辭演了兩次,因為他覺得張東升這個角色沒有弧度,不立體,沒意思。後來導演給秦昊看了改編版的劇本,他馬上決定加入了。
現在的劇本的確好太多。每一個人,無論是家庭主婦還是小老闆還是殺人犯,都層次豐富,有紮實的生活感,觀眾對每一個人都很容易共情,所以後勁才會那麼大。
經過高手改編後的劇本和演員的影帝演技,展現一個聰明但本質不算壞的人一步步改變,變成殺人犯, 靈魂人物張東升和朱朝陽有太多細節值得品味。
張東升殺岳父岳母,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不想離婚。老婆徐靜是依賴父母並聽話的獨生女,她父母支持並鼓勵女兒離婚,所以張東升覺得殺了岳父岳母,徐靜就不會離婚了。
很多人說張東升是因為 性能力不行才被老婆一家子嫌棄,理由是他禿頂,以及上課的時候扶著腰,曾經想生一個女兒的,但最後沒有生。
但是,禿頂並不代表性能力弱吧?還有一句話叫「十個光頭九個色」,因為脫髮的主要原因是雄性激素分泌過於旺盛。
至於說他上課扶著腰就是腎虛就更是過度解讀了。wuli東升哥,不但幫徐靜抬行李so easy,而且一己之力殺了七個人,還不夠證明他身體好?
至於他跟徐靜感情還好的時候,聊過生女兒的話題,最後沒生,更可能是因為徐靜漸漸不愛他了,不想跟他生了。
不愛了,才是根本原因。如果徐靜一直愛他,哪怕只有一點點,無論他能不能生,禿不禿,也不會是如今如此冷漠的局面。
細心看,徐靜幾乎沒有正眼瞧過張東升,她已經不僅是不愛了,她是到了厭惡的程度,一點好臉都不想給。
徐靜一家為什麼會這樣?幾場畫龍點睛的戲就讓這個彆扭的家庭關係落地生根了。
大家都感同身受吧,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劇里的小城市,想要被看得起,要麼很有錢,要麼有編制。錢和權,總得占一樣。
張東升的岳父岳母是有編制的,徐靜在醫院工作,也是事業單位,這種家庭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在小地方也很有優越感的。在少年宮當數學老師的張東升是她們家的短板。
男權社會,很多男人也是受害者,張東升是其中之一。這個社會文化的特質是 慕強,仿佛男人不配歲月靜好,起碼也要展現出追求錢和權的姿態。
張東升其實挺喜歡自己的工作的,幹家務也很行,但是被說「男人沒有野心就不算男人」。岳父在聽這話的時候,灌自己酒,說到他痛處了:
嘴碎姑父在說這些的時候,徐靜並沒有為張東升說話,表情也想必不是在討厭姑父,而是厭惡這個讓自己沒面子的張東升。
從親戚的話得知,張東升是為了徐靜,背井離鄉來到了這個城市。徐靜年輕時應該也是被他的文質彬彬打動了吧,跟他在一起也是不顧父母反對的吧,看徐靜的生活習慣就知道,她是追求刺激和自由的人,想必也是因為這個性格才會不顧父母反對選擇沒編制沒背景的外地小子張東升。但是越往後,她自己也進入了以她父母為代表的主流話語體系,對張東升越來越不順眼了。
張東升有很努力在挽回感情,但感情不是做數學題,不愛了是沒有解題辦法的。他越是更加努力幹家務,就讓老婆一家更來氣,他就像在用力想抓住一把沙子,越用力就越漏走。
但是,我們能把這段感情的失敗完全歸咎於徐靜嗎?也不能,不管徐靜出不出軌,他們也會出現問題的。張東升本質內斂居家,心思重,表達弱,他不能持續供給徐靜想要的那種愛情feel,徐靜也不是要一個男保姆。一段已經沒有心動的關係,難道她不能選擇退出嗎?
張東升是一個 處於主流社會與家庭夾縫中間的人,在主流社會和家庭里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得不到尊重和愛。再加上他性格封閉內斂,沒有能量去構建新的關係,他覺得自己如果離婚了,就等於被整個社會拋棄了,一無所有了。他覺得即使徐靜出軌也沒問題,只要有個妻子,有個形式上的家,也算跟這社會是有關係。當告知沒有機會,被情緒裹挾,就做了萬劫不復的事情。
在原著里,張東升殺岳父岳母是精心謀劃的。在劇里,張東升更像是臨時起意,一念之差。在他問完岳父「我還有機會嗎」得到否定答案之後,音效是那種嗡嗡嗡的耳鳴音,這一刻他整個腦袋爆炸的,情緒起伏很大,應該就是這時起了殺心。後面就走上了殺兩個也是殺,殺三個也是殺的旋渦里。
很多人都像張東升一樣,在主流社會和家庭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但很少人像他那樣去殺人,殺完還特別淡定。他的悲劇,歸根結底是他 本人性格的原因。
但是一個人不會無端端長成這種性格,他的成長經歷了什麼?我們可以在 朱朝陽身上尋找線索。
劇集多次提醒我們張東升和朱朝陽的相似點,例如愛數學,不擅交際,沒有朋友,孤獨,被欺負了很能忍,很能隱瞞秘密。而且,一個叫朝陽,一個叫東升,是先後關係,仿佛告訴我們,朝陽長大後就是東升。
朱朝陽也不是生下來就是這樣子的。他的鞋子被朱晶晶踩髒了,不開心,但他默默走了,沒告訴父親。嚴良說朱朝陽變了,他以前特別愛說話的。
為什麼朱朝陽變得善於隱瞞一切了?因為很多話,說了也沒用。更可能是會招致不懂事的壞印象,把事情變得更糟。
第一次看還覺得朱朝陽雖然是離異家庭,但各方面都還好,但漸漸看下去發現就是種種看似「正常」的小暴力疊加起來,把朱朝陽扭曲了。
種種細節表明朱朝陽生活在沒有愛的「鹽鹼地」。他的內心很渴望陽光雨露,尤其是父親的愛和關注,但被父親,母親,繼母三人聯手擋住了。
父親 朱永平,就是很常見的父親。張頌文老師演得太好太真實了,感覺他不是演員,他就是在廣東沿海小城市的一個小老闆本人。
朱永平並不是不愛跟前妻生的朱朝陽,但他跟朱朝陽不及跟朱晶晶(跟後妻王瑤生的女兒)親密,原因很常見:
一是,後妻王瑤對他管得嚴;二是,朱永平有父親常見的慣性思維,覺得對兒子不需要像對女兒那樣親密;三是,前妻周春紅對他很敵視,他不願意靠近,怕惹麻煩。
然後,朱永平就因為這些主觀和客觀原因,並沒有積極主動地靠近兒子,就像很多父親,怕麻煩,懶得主動,得過且過,覺得反正小孩子嘛,很健忘的,不懂計較的。
後面,朱朝陽終於得到了父親的陪伴,坐上父親的副駕駛。這些,竟然得靠殺一個人(朱晶晶)以及撒無數的謊,帶上厚厚的面具,才能得到,慘不慘。
朱朝陽不是還有母愛嘛?他的媽媽周春紅,很典型,就像很多離婚後單身帶娃的母親,對自己的遭遇咬牙切齒, 情不自禁把孩子當初給自己爭氣的工具人。
第一集,老師反映朱朝陽的交際能力不行,周春紅說這話,初聽感覺哪裡不對但好像也不是大問題,看下去漸漸發現她自己都沒覺察的真相——孩子開不開心不重要,他有沒有當好工具人最重要。
她讓兒子拿著成績單去找父親,更多是想炫耀,「看看我把兒子教得多好!」她經濟條件不好,但也不讓兒子拿父親的錢,是想爭一口氣,「我不用你也能過得很好!」
她想假裝自己也很開明,偶爾讓朱朝陽跟父親吃吃飯,但是萬一朱朝陽真的親近父親了,她就忍不住開展仇恨教育,把一切不幸都歸咎於前夫的「拋棄」。
明明是她自己沉浸於扮演一個「偉大的單身母親」而讓自己跟馬主任的感情變成了「偷情」,卻也要怪前夫。其實前夫變心,馬主任離開她,都有她的性格原因,她不願意承認。
當朱朝陽說,「其實你可以告訴我」(指跟馬主任的事),周春紅就變得怒火中燒,因為這等於說她自找苦吃,否認了她 「偉大的單身母親」的「含苦量」,真的窒息。也難怪朱朝陽更願意親近父親,起碼輕鬆點。
朱朝陽被媽媽逼著喝牛奶,一飲而盡,展現了周春紅的控制欲。回看第一集有一個細節,東升上完課後也將水杯一飲而盡,給了很完整的鏡頭,是否說明,張東升也在畸形的愛中長大。
朱永平死了之後,朱朝陽很快就收拾了心情,恢復了冷靜,又考了第一名。周春紅這回開心不起來了,這孩子也太淡定了。這時 周春紅才漸漸發現兒子的內心像一個深淵,平靜得可怕,已經太遲了。
朱朝陽淡淡的說, 「媽,放心吧,我會成為你的驕傲的」。言外之意——你一直要的不就是這個嗎?放心吧,我會當好你的工具人的。朱朝陽的心門,永遠鎖上了。某程度上,周春紅跟王瑤一樣,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片頭曲的第一個鏡頭是混沌的嬰兒,最後一個鏡頭是孤獨的孩子縮在陰暗的角落。或許在說,那個出生時純真無邪地的嬰兒,怎麼就漸漸什麼都不願意說,帶上了厚厚的面具?父母是要反思的,自己有沒有真正「看見」孩子,聆聽他的內心,自己對孩子的愛,有沒有像朱永平一樣過於忽視了,又有沒有像周春紅一樣過於控制。
合理推測,張東升就是來自於一個沒愛的成長環境,沒人愛的人,往往也不懂怎樣去愛人,後來碰上了「竟然會喜歡自己」的徐靜,就像抓到了一根稻草,跟著她走了,再後來徐靜想不要他了,他就崩潰了。
這部劇給殺人犯這麼細緻的鋪陳,是在為殺人犯洗白嗎?我們不能因為一句洗白就屏蔽所有思考,了解更多是為了阻止更多悲劇出現。而且,這部劇把張東升塑造成不是純粹的壞人,恰恰說明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再絕望的處境也是有出路的。
沒了徐靜,張東升碰上了普普。很明顯,張東升對普普有女兒的感情。她眼睛大大的,頭髮齊齊的,是張東升想像中女兒的樣子,而且聰明伶俐,又不吝惜付出愛,表達愛,又很需要照顧,跟張東升也合拍,張東升能從照顧普普中獲得極大的愛的反饋,
如果,他一開始就沒有把岳父岳母推下懸崖,平靜地離了婚,他的世界可能會坍塌一段時間,但不會一直坍塌。
他可能某天遇見了普普,或者像普普一樣的女孩,像老陳成為了嚴良監護人那樣,他也成為一個監護人,感受被需要,被依賴,被愛,輔導女兒的數學,帶她吃麥當勞,多好啊。
他在麥當勞給普普買玩具的時候應該已經想到這一層了,他後悔了,所以他許願的時候,說的是希望一切可以重來。但已經太遲了,他已經鑄成大錯。
我想這部劇除了告訴我們去反思自己愛的方式,也在告訴我們,就連張東升和朱朝陽這樣奇特的人,都能碰到普普這樣的小太陽,找到愛的出口,其他人就更加不應該絕望,不然就錯過了巨大的人生彩蛋。最後再向整個劇組比心,這個夏天有你們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