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造車後,一路高舉高打的恆大又迎來里程碑事件。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廣州召開,206家世界汽車產業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等1100多人出席了這場汽車行業史詩級「聚會」。
作為全球汽車界最強勁的新勢力,恆大不到一年就擁有了強大的造車能力,締造世界汽車行業史上六大創舉,成為車企典範。對此,許家印在峰會發言中總結稱:「從策略上,恆大開闢一條與全世界所有汽車企業都不同的路子,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卓越的掌舵者在「作戰」前會先謀篇布局,再採取行動,許家印帶領恆大謀定而後動,無往而不勝。恆大造車的路線,彰顯了大戰略、大目標、大格局和大決心。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現場全景
制定大戰略瞄準大目標 助力中國邁向汽車強國
恆大為什麼會跨界造車?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峰會現場,許家印揭開了這個謎底。他表示,一、新能源汽車是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產品;二、新能源汽車市場巨大,有廣闊前景;三、新能源汽車是世界汽車發展史的革命,蘊藏巨大商機。
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CEO及高管出席峰會
許家印指出,恆大的多元化發展戰略、打造百年老店的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不謀而合,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恆大的重大戰略決策。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是恆大一貫的做事風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依然如此。正如許家印所言,「從布局新能源汽車開始,恆大的目標就非常明確,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恆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為了實現這一「大目標」,許家印表示,恆大制訂了新能源汽車「三個必須」的定位:一、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二、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三、成本必須大幅度下降。
可以看到,從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到確立發展「大目標」、再到制定「大定位」,恆大造車之路的每一步都有著清晰的思路。劍指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寶座,恆大正在高速衝刺。
許家印發表主旨演講
德國FEV集團全球CEO Stefan Pischinger發言
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團全球CEO Francisco López Peña發言
締造六大創舉 彰顯造車大格局與大決心
與其他造車勢力不同,許家印從一開始就明確走「換道超車」的路子,瞄準一切有利於打造世界一流產品的國際頂級資源,通過國際併購與合作,站在眾多世界汽車行業巨人的肩膀上,站在超前的起跑線上起跑,締造出世界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六大創舉:
在核心技術領域,擁有電池、電機、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以FEV和本特勒研發的3.0底盤架構為例,這是世界最頂級且唯一可買到的底盤架構,恆大可在這個底盤上研發上百款車型,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
在工程技術領域,與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戰略合作。
在造型設計領域,與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大師戰略合作。
在產品規劃領域,在3.0底盤架構基礎上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實現產品線全覆蓋。
在生產製造領域,按工業4.0標準全球布局十大基地。
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此次恆大與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恆大建立了世界頂級的、龐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
恆大與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可以說,這六大創舉中任意一項,若無許家印鍥而不捨的付出,均難以實現。近一年來許家印與恆大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日以繼夜為造好車不停奔波,搭建起恆大造車的最強「朋友圈」,充分體現了許家印堅定的造車決心。
過去已完成了多項創舉,未來也有清晰的規劃。許家印透露,產品線上,決定同時研發15款車,實現產品線全覆蓋;生產製造上,計劃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投資上,恆大計劃三年投資450億,今年投200億、明年投150億、後年投100億。恆馳的第一款車——「恆馳1」,計劃明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產。
時值全球汽車業百年一遇的大變革時期,恆大捕捉到「換道超車」的絕佳機會,以王者之姿一路高歌猛進。可以預見,在許家印的帶領下,恆馳必將成為享譽全球的民族品牌,向世界彰顯中國智造,為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作出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9JWhG4BMH2_cNUgxU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