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十大姓氏,你的排第幾?

2019-11-22     語文道

第十名

躋身泉州第十大姓的許姓出自姜姓,是上古三皇之一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福建有一百多支許氏繁衍到台灣。

泉州許氏郡望堂號有高陽、汝南、河南、瑤林、蓬山、西花、賜恩、鳳山、三山、蕭山。

第九名

在泉州排名第九的楊姓也是出自姬姓,泉州楊氏大部分為唐末楊安隱所傳。泉州楊氏在安溪蘆田、尚卿、龍涓有比較密集的分布。還有在晉江、石獅一帶,有芙蓉楊氏分布在30多個鄉鎮,人數達到7萬多人。泉州楊氏郡望堂號弘農。

第八名

劉姓一支源出於祁姓。福建的劉氏大都是漢代居住在江蘇彭城被封為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

第七名

吳姓主要源自姬姓,發源地在江蘇省無錫一帶。吳姓入閩最早始於吳王夫差亡國之後,吳氏子孫被迫流亡。

泉州吳氏宗支繁多,繁衍廣泛。比如晉江磁灶、龍湖、安海;鯉城浮橋;惠安東橋;南安向陽;安溪感德;永春錦斗等。泉州吳氏郡望堂號有讓德、延陵、至德、種德。

第六名

張姓起源於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西晉末,中原入閩有13姓,其中就有張姓。

泉州張氏集中分布在晉江、惠安、南安、安溪等。泉州張姓的郡望堂號是清河、南陽、儒林、鑑湖。

第五名

李姓出自嬴氏,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泉州李姓最大支派之一名為「五山李」,始祖名叫李君懷,共有五子。五個孩子繁衍於漳泉五座名山,所以有「五山李」的稱呼。

李氏在泉州的晉江、南安、安溪分布比較密集。李姓名人在泉州有不少,比如明代思想家李贄、清代名宦李光地、現代革命英烈李子芳和著名僑領李光前等。泉州李氏郡望堂號有隴西、趙郡、儒林。

第四名

王姓主要流派太原王和琅琊王,都出自姬姓。

在泉州王氏以王審知、王審邽後裔居多,多望族多大族,如,南安「貴峰王」、「橋亭王」、「金坑王」;晉江的「沙塘王」、「丙洲王」;安溪的「長坑王」、「華美王」、「文坪王」;石獅的「伍堡王」等。

泉州王氏郡望堂號有太原、開閩、馬坂、金山。

探 花

探花黃,黃姓起源有三支,出自嬴氏、金天氏,或起源古代南方的蠻族。在泉州,黃氏有三大流派,分別是紫雲黃、莆陽黃、燕山黃。黃姓的人數,比林姓少12000人。

黃姓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捐贈土地建開元寺的紫雲黃氏開基始祖黃守恭。泉州黃氏郡望堂號有江夏、紫雲、莆陽、龍溪、燕山、金墩、雁塔、文山、文獻、岑江。

榜 眼

榜眼林,林姓始祖源自商朝名臣比干;也有源自姬姓的,是周平王小兒子姬開,子孫以他的字為姓。

林氏支派繁多,泉州各地都有,而且頻繁向外播遷,省內外海外分布廣泛。林氏郡望堂號:西河、九牧、金紫。

狀 元

狀元陳,「陳」得姓於周朝初年,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後代。

在A4紙大小的《泉州姓氏分布指南》一書里,陳氏分布區域整整用了兩頁半才羅列完。鯉城、豐澤、洛江、晉江、石獅、南安、惠安、泉港、安溪、永春、德化,幾乎沒有陳姓不涉及的縣區。

陳氏的郡望堂號是潁川、南院、飛錢、碧石、筍山、奎星、涵江。(郡望堂號: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堂號成為同姓族人的共同徽號。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7ygGHABgx9BqZZIHg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