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醬油瓶、醋瓶用完後,該投入哪個垃圾桶內?」1月8日上午10時,和合·國際城小區二單元一號樓門前,業主葉翠華特意趕來,向垃圾分類志願者關爽英諮詢垃圾投放問題。
我市試點社區垃圾分類項目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去年11月底開始,該公司在和合社區、新城壹號社區、九十墩社區、仙桃春天社區、滿庭春社區陸續開展宣傳試點。去年12月中旬,中聯公司在試點社區大範圍招募垃圾分類志願者,帶動試點社區業主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此後,每天都有一群頭戴小白帽、身穿綠馬甲的垃圾分類志願者,穿梭在社區各個地方,或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旁,向業主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今年70歲的關爽英便是第一批志願者。「垃圾分類是為我們子孫後代謀福利的大好事。」去年12月15日,她作為第一批志願者參加垃圾分類培訓後,每天早上和晚上業主扔垃圾的高峰期,她都會準時出現在智能垃圾桶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業主宣傳。
「我們家垃圾桶都有六七個了。」葉翠華告訴記者,雖然家庭開始了垃圾分類,但還有許多知識不懂,好的是每天都可以向這些志願者諮詢。
像關爽英這樣的熱心志願者,在試點社區有100多人。他們每天都會來到垃圾分類亭,仔細檢查居民投放的垃圾是否符合分類要求,對分類不徹底的垃圾再進行二次分揀,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並對不文明倒垃圾現象及時勸阻。該公司也會定期給志願者講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如何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並帶他們仔細學習《仙桃市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導》。
「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仙桃春天小區垃圾分類志願者馮常義告訴記者,通過這麼多天的觀察和宣傳,他發現,大多數人都能夠自覺參與。只不過大家還不熟悉、不習慣,如果大家熟悉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它成為習慣後,垃圾分類就會成為日常生活方式。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在社區志願者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準確率均有大幅度提升。據介紹,我市作為住建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市)」,計劃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兩年後,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文、圖/記者 謝伯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4R9im8BMH2_cNUgI7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