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雄安新區成為我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19-12-11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雄安新區成為我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據河北新聞網消息,從交通運輸部於2019年12月9日召開的「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了探索形成交通強國建設的有效模式和路徑,交通運輸部日前確定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並正在開展第二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申報工作。雄安新區改發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雄安新區擔負著「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的重大使命。雄安新區「四縱兩橫」區域軌道交通網和「四縱三橫」區域高速公路網正在加快實施。未來,雄安新區將著力高標準、高質量打造新區綠色交通體系,高水平推進雄安新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將在智能交通系統、公共運輸新型管理模式、新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推進試點工作,努力提升廣大居民綠色出行幸福感。力爭利用3到5年時間,在試點領域取得相對領先的系統性成果,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2· 天津自貿區企業再迎重大利好

據濱海時報消息,在首批開通FT帳戶中,天津港保稅區企業便利蜂商貿、民生金融租賃和豐益油脂科技等3家企業,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位列其中。FT帳戶的成功落地為天津自貿試驗區內企業跨境經營帶來重大利好。在匯兌方面,FT帳戶採用境外結售匯價格,為企業提供了另一種價格選擇,節約企業匯兌成本。在存款及融資方面,企業可以通過FT帳戶辦理存款和融資,利用境內境外兩種資源,提高企業存款收益,降低企業資金成本。2019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招商銀行天津分行接入自由貿易帳戶(以下簡稱「FT帳戶」)分帳核算業務系統,標誌著FT帳戶體系在天津正式落地,銀行可受理相關業務。2019年12月6日,招商銀行天津分行舉行FT帳戶首批業務上線啟動儀式,天津首批6家企業開通FT帳戶。在首批開通FT帳戶中,天津港保稅區企業便利蜂商貿、民生金融租賃和豐益油脂科技等3家企業,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位列其中。FT帳戶體系的成功落地是天津自貿試驗區落實金改30條、擴大金融市場開放、促進金融政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有效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天津自貿區相關負責人稱,FT帳戶的成功落地為天津自貿試驗區內企業跨境經營帶來重大利好。在匯兌方面,FT帳戶採用境外結售匯價格,為企業提供了另一種價格選擇,節約企業匯兌成本。在存款及融資方面,企業可以通過FT帳戶辦理存款和融資,利用境內境外兩種資源,提高企業存款收益,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同時,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天津營商環境顯著提升。該帳戶的落地實施,將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有利於企業高效利用國際金融市場資源,在更高的平台上參與國際競爭。

[中經雲端·國家級園區]

1·江蘇自貿區新增註冊企業5942家

據新華日報消息,南京片區打造「網際網路+金融+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台,服務企業。為擴大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使用審核便利化試點規模,蘇州片區56家企業開展試點業務,累計支付34.71億元。創新「綠色智造貸」金融服務,每家企業年均節約融資成本約50萬元。平台載體提供經濟發展新支撐。南京片區烯峰光電、天水華天等一批優質項目成功落地,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奠基,華為鯤鵬生態產業基地開園,世界五百強企業SAP江蘇創新賦能中心落戶。蘇州片區落戶項目中科技研發、商業服務、高端製造類項目超過75%。連雲港片區中雲物流園區等貨運樞紐工程建成投用,首個400萬噸級精選礦項目投產試運行。深化複製推廣「12+1」自貿試驗區(港)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工作,江蘇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聚焦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慧等重點產業,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重點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大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CES Asia消費技術趨勢交流會走進成都高新區

據成都高新區消息,近日,CES Asia消費技術趨勢交流會走進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本次活動主題為「5GxAI 驅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主題演講、案例分享的形式,進一步幫助科技企業了解最新5G技術及人工智慧在消費技術領域的發展動向,提供更多線下交流機會。「5G是基礎平台,AI是驅動核心。」消費科技資深行業專家周啟群在演講中介紹,機器學習形式的人工智慧(AI)已經在商業和工業領域應用多年,主要用於自動化或提升流程。經過多年發展,這種類型的人工智慧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增強消費技術領域的用戶體驗。「第四消費社會追求的是人生整體,而唯有AI可以滿足當今的時代訴求。」AI,讓夢想照進現實,是詩意還是寫實?作為專注於人工智慧語音晶片研發企業的一員,啟英泰倫晶片研發總監張來認為,人工智慧已經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其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2017年很多人工智慧產品還處於概念型產品階段,到了2018年,就進入形成商品、服務大眾的階段。2019年開始,就是這些應用全面鋪開的階段。」2019年9月,啟英泰倫第二代晶片量產,並打通了「雲+端」的晶片方案,從此啟英泰倫語音AI方案在全場景的大規模落地將更加迅速。

3·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產業規模2022年預計達千億元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2019年1月在北京揭牌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進入快速建設期。目前,園區聚集效應初步顯現,入駐園區企業52家。到2022年園區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5年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700億元。為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共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王剛介紹,園區將建設成中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支撐基地、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示範基地、國際領先的網絡安全研發基地、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領軍人才培育基地,由海淀園、通州園和經開區信創園三園組成。其中,海淀園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作為創新驅動策源地,承擔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國際交流合作和產業政策創新等任務。通州園占地面積5.06平方公里,建築面積503萬平方米,作為產業發展拓展地,承擔網絡安全產業集聚發展、產品服務創新及應用、實施網絡安全人才培育計劃等任務。經開區信創園占地面積6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作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率先突破地,布局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程適配中心、標準驗證測試平台、技術創新孵化平台、應用成果展示中心等,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快速聚集。王剛指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形成「三園協同、多點聯動、輻射全國」的總體布局,目前已進入快速建設期,園區聚集效應初步顯現,累計有100多家企業積極與園區對接,已入駐園區企業52家。他指出,下一步,北京將全面提升園區建設速度,發布支持園區發展、適合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實際的政策,並不斷優化園區的營商環境,因企施策,鼓勵和引導國家級網絡安全相關科研機構、龍頭企業以及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入駐園區。他表示,到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000億元,到2025年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700億元。

4·湖北自貿試驗區推進跨境電商業務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跨境電子商務將成為湖北省外貿創新發展的新亮點、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載體。」湖北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華榮於2019年12月9日在宜昌市表示。跨境電商業務是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板塊,是國際貿易新業態。2019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給外貿增長注入了新動能。截至2019年10月,湖北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41678家,實際利用外資37.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2780.5億元(人民幣,下同)。宜昌市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處,宜昌自貿片區是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近年來,宜昌在全國第三批自貿區地級市中率先開通「宜漢歐」「宜新歐」國際班列,打通中部地區始發的首條南向通道(宜昌—欽州—馬來西亞),為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據介紹,宜昌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米,總投資1.8億元,具備線上線下交易、網商孵化、創業培訓、倉儲體驗等功能,目前已引進電子商務基礎服務、信息服務等關聯企業30餘家。宜昌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2年,產業園計劃引進企業超過100家,實現營收超過100億元,力爭成為「國家級跨境電商產業園示範基地」。

[中經雲端·經濟新發展]

1·湖北武漢打造中日產業園 開啟對外合作新窗口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記者2019年12月9日從武漢市黃陂區獲悉,該區正發揮產業、交通等優勢,將打造一座中日產業園區,從而開啟對外合作的新窗口,激活經濟新動能。2019年11月初,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期間,近30家日本知名企業高層出席武漢·日本知名企業懇談會,擬定在武漢市黃陂區打造中日產業園,使其成為國際產業合作園區的「武漢模式、世界樣板」。 近年來,地處華中的武漢逐漸成為日資企業投資重鎮,本田、日產、名幸電子等日資企業紛紛前來落戶。根據規劃,武漢中日產業園位於黃陂區北至京廣鐵路、東至川龍大道、南至橫天公路、西至劉辛水庫的區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約2平方公里,拓展區10平方公里,延伸區8平方公里。重點聚焦智能製造和高端服務,形成「兩翼」「五組團」的空間布局。 其中,「兩翼」即以漢十高速生態綠廊為軸線,南翼打造「中日貿易示範區」,北翼布局「國際智能製造創新區」。「五組團」包括航空製造產業組團,重點發展航空製造、智能軟體、新材料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組團,引進智能機器人、3D列印裝備、智能儀表儀器等新興產業;金融文創組團,積極引進日本銀行、證券、服裝設計、動漫等優勢產業;信息服務產業組團,以軟體外包、離岸外包服務為重點,打造中部地區信息服務外包基地;智慧物流產業組團,加強保稅物流、智慧物流、供應鏈管理等領域中日交流合作。

2· 天津生態城「濱旅—中電智慧科技示範區」啟動建設

據北方網消息,2019年12月9日,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中國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天津濱海旅遊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在生態城開發建設「濱旅—中電智慧科技示範區」。當前,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在全力實施「生態城市升級版」和「智慧城市創新版」雙輪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帶動智能產業發展,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匯聚動能。濱旅控股是生態城旅遊區域開發建設、城市運維管理、公共事業服務保障的載體。中新天津生態城是國家賦予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智能大會永久展示基地,年底前建成區將實現5G全覆蓋。目前,生態城正在編制全域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積極構建涵蓋教育、醫療、旅遊、交通等各個領域的智能生態圈,為智能科技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提供生態城方案。同時,生態城把智能科技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以產業發展帶動智慧城市建設,落戶了華為、騰訊、京東、科大訊飛等一大批領軍企業,泛智能科技產業占比達到50%,「大智能」產業集群。下一步,濱旅控股將依託自身在土地資源、基礎配套、園區開發業務方面的優勢,與中電科技共同合資組建開發載體,進行「濱旅—中電智慧科技示範區」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2_q9W4BMH2_cNUgA-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