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來自一位心理諮詢師的分享。
在職業生涯中,她碰到了一個很特別的案例:一對85後小夫妻,七年間離了四次婚,又復了四次。這樣一樁持續靠離婚來激活的婚姻,還有救嗎?
01
我叫李麗,是一名心理諮詢師。
2018年7月,我接觸了一個很特別的案例。那天,漂亮時尚的女孩舒暢,將四將複印紙放在我的辦公桌上——那是四張離婚證書的複印件,日期不同,男女雙方的名字卻始終是同一個,舒暢和一個叫李昂的男人。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知道首先要提供一雙耳朵,而不必說太多:「你們倆的名字真般配。」
「可是,我們的婚姻並不合拍。七年離了四次,這一次,我都不想離了,不是想跟他過下去,而是覺得,離累了,都不好意思再去離婚登記處面對人家那看待病號般的眼神。」舒暢對我苦笑了一下,說:「也許,我們,不,是我們的婚姻真的病了。」
舒暢和李昂都是獨生子女,都生於1985年,舒暢是一家外企的辦公室文員,李昂是大學體育老師。兩人雖然經相親認識,但也算得上是一見鍾情。可是,婚後的生活瑣碎而具體,誰刷碗、誰疊被、誰修理壞掉的馬桶……這些在日常不過的小事,都可以讓這兩個剛離開父母庇護的小兒女吵得不可開交。
夫妻之間,一旦變成怨偶模式,婚姻就變得痛苦不堪。舒暢生日那天,李昂忙著和同事組隊打遊戲,完全忘了這重要的日子。舒暢忍到晚上12點,一腳將洗漱完畢的李昂從床頭踹到床尾,枕頭、書、衣服都成了兩人吵架的工具。
兩人2011年3月結婚,吵到了11月份,都吵累了,覺得兩人之間雖然沒有出現第三者,但每天為些雞毛蒜皮吵到巴不得對方出門就被車撞死的經歷,更讓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們決定好聚好散,可是,一走進離婚登記處那個屋,倆人的情緒就悲傷起來。等到工作人員例行地做一些調解工作時,他倆都有點動搖,但舒暢還是狠狠心,做出不聽勸的架勢。李昂也就無奈地簽了字。可是,那一次,他們只分開了一天。那一天裡,他們人在單位,悲淚長流,相思成災,都握著手機等對方的來信。
最後,還是李昂主動,下班時,等在舒暢單位門口,然後他們一起去吃飯,一起說了從前沒有說過的體己話,動情處,兩個人都是淚滿眶。
當天晚上,他們吃完飯後,回到了兩人曾經的家。離婚時,李昂主動搬了出去,住進了學校的單身宿舍。而舒暢也不是一個貪財的人,房子是他們夫妻共同財產,她決意拿出房價的一半給李昂,可是,她沒有什麼積蓄,只能每個月還李昂3000元。
房子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兩人一進家門便情不自禁地滾了床單,激情深處,兩人都流了熱淚——明明如此相愛的兩個人,怎麼就走到了離婚的田地。春宵一度,李昂對舒暢說:「再嫁給我一次吧。」
然後,他們復婚了,甚至比初婚時還要熱切,那種失而復得的感覺十足珍貴,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好得形影不離,如漆似膠,李昂主動承擔起許多家務,刷碗、拖地、倒垃圾,舒暢洗衣、做飯毫無怨言,兩人相敬如賓,夫唱婦隨,甚至都想不起來彼此當初為何要離婚。
可是半年後,他們的日子再次過不下去了。李昂發現舒暢以加班為由,各種逃避家務,而舒暢發現李昂斤斤計較,自己刷一個碗,就必須要求舒暢拖一次地——爭吵君再次光臨這個家,他們將對方定性為「演員」,所有的任勞任怨都是裝出來的。他們因小事而起的爭執里,對彼此的人格進行了最惡毒的總結與攻擊,很快又吵到非離不可的地步。
第二次離婚,他們都很平靜,也無比堅定地認為這一次,是徹底地分開了。為了不再藕斷絲連,舒暢在微信與通訊錄里刪除了李昂。
可是,一年半後,倆人在一個商場遇見,居然能夠像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里,失散多年的情人那樣,感情迅速升溫,重蹈了上次的恩愛覆轍。
只是這一次,他們都很謹慎,只同居,沒再辦復婚手續。不知情的朋友還在幫舒暢介紹對象,李昂在第三次聽到這樣的電話後,向她求了婚,他說,他無法忍受自己的髮妻變成了情人,明明是夫妻卻有一種偷情的感覺。
這一次,李昂的求婚無比隆重又誠意滿滿,他們以從前的房子風水不好為由,換了房子,房產證上寫的是舒暢的名字,兩人在房子下來之前去登的記,李昂說了,這樣房子算是舒暢的婚前財產。如果這次再離了,就讓自己傾家蕩產,一無所有。
這對打不散的鴛鴦就這樣又復合了,結婚後,蜜月期也只有一個月吧,接下來的日子,他們不僅為家務吵,指責對方的毫無改變,還有一件事成為彼此心中最大的隔膜:在第二次離婚的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對方的感情世界裡出現了誰?經歷了什麼?有沒有在精神和肉體上背叛自己?
他們在這種不停的猜忌中,變成兩隻易怒的刺蝟。對方手機上的一條微信,異性朋友的電話、一次含糊其辭的約會,甚至是一件新衣服等等,都會成為翻舊帳的導火索。
這一次,他們無比傷心地發現:從前他們嫌棄對方的懶惰,可是,現在,他們丟失了對彼此的信任,而沒有了信任的婚姻,還過得下去嗎?
於是,他們再次離了。這一次,連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跟家人和朋友講了。第三次離婚,舒暢化了很濃的妝,但離婚登記處的工作人員還是認出了他們,態度也明顯不耐煩。
更搞笑的是,這位工作人員還向報社的記者報了料,舒暢和李昂變成了舒某和李某,上了次日當地晚報的新聞頭條,標題是「拿婚姻當過家家,這對85後又又又離婚了」,還請了專家做解析,專家說:只要甜,不要苦,只要權利,不要責任,這是婚姻的慾望與婚姻道德的分離,是這一代人婚姻的危境。
這一次婚姻離得也算有情有義,舒暢並沒有獨占房產,而是折了一半的市價給李昂,彼此還相互安慰:可能這輩子註定是做不成夫妻,那就做哥兒們吧。
02
此去經年,兩人再次相遇,是兩年半後的事了,都還單著,都沒有遇到合適的那個人。重新聯繫上的他們偶爾出去吃吃飯,聊聊天,偶爾也同居一下,但這次誰也不再想重新在一起。
有一天,李昂帶舒暢去看他生病的同事。他同事得的是肺癌,妻子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前。一走出醫院,李昂就抱住了舒暢,哭了,他說:同事雖然很不幸,可是他有妻子相依為命。可我們呢?真的有一天病了癱了,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病,一個人死。
他們在別人的不幸里,幻想著屬於自己的淒涼晚景,兩顆心在那一刻想到了白頭偕老。他們說了許多吉利話,什麼天註定的緣分,拆不散的冤家等等……
自稱人到中年的他們,覺得這一次彼此都理智而實際:找一個人,終老。他們很堅信,這一次,他們一定會陪著對方一起慢慢變老。
可是,失而復得之後,他們走到了第四次離婚的田地。
拋開彼此生活習慣的不兼容,原來的老問題還讓他們爭吵不止,這次還發生了一個意外。李昂在單位例行體檢時發現了脂肪肝,醫生建議他一定要戒煙戒酒並進行體育鍛鍊。他很聽從,並且希望舒暢能夠跟他一起健身,每天晨起跑步。但舒暢堅持不下來,他們為早晨他強行讓她起床爭吵,為舒暢當著他的面吃肉而爭吵。
終於有一天,李昂很失望地對舒暢說:你連陪我鍛鍊身體這點毅力都沒有,還談什麼生死不離。
然後,從這個話題出發,李昂羅列了舒暢的種種惡行,並表示,他終於想明白了,與其跟一個冷血的人在一起,等著在生死大考慘遭遺棄,還不如一個人,免得到時傷心。
那些日子,李昂看舒暢的眼神,充滿了仇恨,他說他這輩子就毀在了舒暢的手裡。他們見面就吵,摔了家裡所有能摔的東西,語言再次惡毒起來,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然而,即使吵,他們也變得意興闌珊。日子變得死寂,誰也不提離婚,不是不想離,而是離得太疲憊了,連那兩個字都說不出口了。
因為這場婚姻,他們透支了親人、朋友對他們的耐心與關注,在外人眼裡他們成了拿婚姻當兒戲的典型。可是,每一次復婚,他們真的都覺得很愛對方,都很有失而復得的幸福感,可是那幸福總是那麼短暫。這一次,他們甚至都不敢離了,他們不知道是否還會復婚,是否還會余情未了……
03
舒暢是在朋友的建議下,來到我面前的。
她告訴我:她只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不是她對婚姻抱有多少幻想,而是她真的不想再去離婚登記處了。
從他們的故事,我大致了解彼此的癥結所在,心中也自然有了對策。
我先給舒暢講述了一個美國科學家做的實驗:讓一對夫婦一起看比較刺激的3D視頻,同時為他們做腦部掃描,然後發現,這樣新鮮的體驗會激活他們腦內的多巴胺系統,從而讓他們產生幸福快樂的感受。
我告訴舒暢,她和李昂每次復婚之後的快樂就是多巴胺系統激活之後的結果。可是,隨著日子一天天繼續,他們原來生活的矛盾還在老地方,彼此又不肯給對方新的興奮體驗,日久生厭也是一種必然。從巨大的幸福跌落到巨大的厭倦之中,失望的感覺可能比平常人體驗得更為深刻一些,也更加難以容忍一些。
這,跟由奢入儉難,是一個道理。
「所以,你們四結四離,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可以理解,而且,這跟道德無關。」舒暢有心結,我這樣說,是給她的精神壓力鬆綁。
然後,我繼續講述:「科學家的實驗並沒有因此停止,他們接著對40對結婚超過四十年的夫妻進行了腦掃描,然後,他們驚奇地發現,他們深切依戀系統的腦區被激活了,神經系統非常活躍。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產生,因為他們的愛缺少連續性,就像你們,只貪念闊別之後重逢的激情,卻不肯在日常生活里包容對方,給予對方新的情感體驗,所以,你們很難像連續生活在一起四十年之久的夫妻那樣,從淺愛抵達深愛與恩愛。」
舒暢呆呆地看著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頭。我知道,她聽進去了。
我及時給出我的建議:「儘管你們七年間共同生活的時間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可是,你們還有許許多多的以後,應該不少於四十年!你們與其分分合合地折騰,不如想方設法用對待新感情的方式對待舊人,讓你們的感情保持新鮮,讓你們腦內的多巴胺系統始終處於激活狀態。而且,不妨去醫院,你們一起去做個腦掃描,相約四十年後,再做一個。相信我,只要用心,改變的是腦。你不覺得這很神奇,很浪漫,很值得一試嗎?」
舒暢的眼睛裡終於有一種叫做光彩的東西,她將信將疑地問:「真的嗎?」
我說:「你試了,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還想囑咐你幾句,第一,再次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時,發火之前先數十個數,或者,先給我打個電話。第二,把自己最令對方難以容忍的缺點寫下來,在彼此心情都好的時候,心平氣和地告訴對方,哪些可以改變,哪些不能改變。有了對自己的清醒認識,有了這樣的自省,有了這樣的誠意,會大大降低你們對對方的反感。第三,每個月定一個吵架日,用網上聊天或者傳紙條的方式,而不是面對面的吵。相信,過濾掉很多不值得吵的事情,也會讓真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第四,把這些離婚證裱起來,放在顯眼的位置上,提醒對方你們在一起,是多麼的不容易。第五,寫一句標語放在彼此電腦的屏保上——離都不怕,還怕把日子過好。」
舒暢飛快地記錄著,然後微笑著跟我道別。她的腳步並不像來時那麼沉重。
據她跟我反饋的消息,我得知,舒暢回到家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和李昂各發兩張信紙,一張上面寫自己最欣賞對方的地方,一張寫自己最無法忍受對方的事項。然後,大聲朗讀自己欣賞的那部分,在對方寫自己缺點的那張紙上,圈出自己無法改變的。面對「不愛洗碗」、「每天不換襪子」「在家愛玩手機」「吵架時爆粗口」等等這些缺點,他們終於坐下來認真地思索:這些讓對方無法忍受,幾乎摧毀婚姻的缺點,有什麼不可改變呢?
他們依照我的要求,彼此試著去改掉這些缺點,並在真的改變之後,由對方親手幫自己劃掉這個缺點。
同時,他們也接受了我的建議,每次吵架不可避免時,打開手機錄相。然而,當戰爭一觸即發,手機支好時,面對鏡頭,兩人的架,竟然吵不起來了。
而且,他們試著用寫紙條的方式吵,結果原本準備好的一肚子抱怨的話到了筆下,已經消減大半,最後,戰書變成了情書和值日表,表格里詳細地對家務做了劃分,並且一旦對方多承擔了一些,會給予適當的現金獎勵。
而對於彼此的不信任與猜忌,我給出的方案是,與其揭疤,不如種花。兩人真的開闢了一片小園子,裡面有花,也有蔬菜。一起勞動,收穫的是不斷加深的親密感。第一根黃瓜成熟時,兩人像孩子一樣搬個小凳子,看了足足三十分鐘,幸福無以言表。
此外,他們還培育了另外一個共同愛好——跑馬拉松。如今,兩人已經攜手跑了22個半馬,並相約用餘生跑完50個全馬。
七個月後,舒暢帶著李昂來到我的心理諮詢室,兩人舉手投足間都透著老夫老妻的默契。做心理醫生多年,我知道這樁婚姻穩了。在對我千恩萬謝後,李昂認真地說:「李醫生,我和舒暢約好了,等我倆金婚的時候,不拍婚紗照,而是一起去醫院拍個腦部CT。」
我欣然,為他們點贊,跟他們調侃:「那種片子外行看來非常醫學而專業,看不懂,但,你們自己知道,它很漂亮,很美好,存儲著愛的密碼。」
看著這對年輕人牽手離開的背影,我陷入沉思:這對歡喜冤家,用一秒鐘相愛,卻要用一生去學習如何愛。還好,故事有個可以美好下去的結果。然而,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中,有多少夫妻會僅僅因為早餐吃不到一起就離婚,為家務事打到民政局,事實上,離婚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世間,兩個陌生男女締結一段婚姻並不容易,很多婚姻絕非簡單的三觀不和,很多婚姻沒有走到最後,不是因為他們不相愛,而是因為他們一不會吵架,二沒有共同的愛好。
從醫多年,我時常鼓勵那些求助者,尤其是那些陷在痛苦婚姻里的人:如果你感到生氣,就實話實話,也可以痛苦地叫出來,因為這是讓對方了解你的唯一方式,也是夫妻相互了解、認知的唯一途徑。當彼此能夠說清什麼事情讓自己不舒服時,他們才能在婚姻關係里做真正的自己,才會產生真正親密而深刻的關係。
應了那句話,這一生,遇到愛與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
編輯:茜茜
編後語:
正如本文心理諮詢師所說,好的婚姻, 應該是從淺愛抵達深愛與恩愛。
在這個婚姻脆弱的年代,四結四離,已經不算石破天驚的新聞。脆弱的背後是什麼,是自私的天性?是溝通的南轅北轍?是匱乏愛的能力?是責任感和神聖感的降低?每對怨偶心中,各有答案。
離都不怕,還怕把日子過好——且將這句送給所有為婚姻煩惱,又想把婚姻過好的,紅塵里的你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