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舟曲縣大峪鎮大坪村來了夫妻搭檔

2019-07-19     新甘肅客戶端

舟曲縣大峪鎮大坪村來了夫妻搭檔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楊壽永

「大坪組貧困戶房羊生家住房一直存在安全隱患,不同意異地搬遷,經鎮政府、幫扶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屢次動員、勸說,今天終於同意搬遷啦!」說話的是舟曲縣大峪鎮大坪村扶貧路上的「夫妻搭檔」、一對八零後夫妻——嚴軍鵬和妻子洪艷珍。

夫妻同心 駐村幫扶

嚴軍鵬,舟曲縣統計局職工,大峪鎮大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妻子洪艷珍,大峪鎮職工,大坪村駐村幹部。兩人於去年10月到大峪鎮大坪村駐村幫扶,原本工作性質不同的兩人有了共同的工作目標——脫貧攻堅,共同話題也更多了,他們一起走訪入戶調查、分析致貧原因、發展致富產業,成了扶貧路上的「夫妻搭檔」。

大峪鎮大坪村

據了解,大坪村屬漢族村,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281戶1077人。現有耕地面積2095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96畝,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土豆、蠶豆、蕎麥、小麥等,經濟作物有中藥材、冬播油菜籽、核桃,群眾的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中藥材、育苗、核桃為主。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9戶309人。

「我2012年10月參加工作後就分配到了大峪鎮,那時他在這裡工作已經一年多了。我們在大峪鎮相識,在駐村工作間相知,在脫貧攻堅中相戀。」妻子洪艷珍說起往事滿臉幸福。「人生路上,有你,真好!扶貧途中,有你,給力!」丈夫嚴軍鵬不失時機地秀了把恩愛。

結合實際 產業扶貧

剛到村裡時,不少村民看到年輕的嚴軍鵬夫婦來扶貧,議論紛紛:「這麼年輕的駐村幹部,怕是吃不了農村的苦,我看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走人。」

「夫妻搭檔」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意。

面對村民的質疑,嚴軍鵬暗下決心,要用實際行動贏得村民的信任。來到大坪村後,嚴軍鵬夫婦攜手走村串戶,挽起褲腳深入田間地頭,廣泛了解村情民意,經過入戶走訪,發現村子缺少引領帶動性的富民產業,絕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村裡近半土地撂荒。

大坪村台子組種植的中藏藥材大黃長勢喜人。

「要帶動貧困村發展,一定要找對適合當地的產業。」嚴軍鵬說。結合大坪村大面積土地撂荒問題以及當地自然條件,嚴軍鵬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發展壯大以中藏藥材、經濟林果、特色養殖為主的特色產業,2018年底,該村經濟收入達到11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5839元增加到7720元,鄉親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笑容多了起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改善人居 美化庭院

除了發展產業,嚴軍鵬和洪艷珍十分重視大坪村的人居環境問題。針對大坪村牲畜亂跑,房前屋後亂堆亂放,部分貧困戶院內還未硬化問題。去年11月,在嚴軍鵬夫妻的協調帶動下,大坪村開展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組織村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對村部沿路的白色垃圾、沿路「牛皮癬」進行了徹底清理。目前已實施庭院硬化項目20戶,每戶已落實補助資金3000元,改變了髒亂差的面貌。

村部沿路平整美觀。

房前屋後乾淨整潔。

「現在黨的政策真正好!這兩個娃也不容易,把自己家裡顧不上,還天天走東跑西為我們操心,感謝黨!感謝你們!」台子組貧困戶熊佛成說起嚴軍鵬夫婦豎起大拇指。

愧對家庭 無怨無悔

「丁零零、丁零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大坪村夜晚的寧靜,正在村委會辦公室加班的嚴軍鵬心頭一震:這麼晚了,媽媽怎麼還會來電話?只聽電話那頭母親焦急地說「軍鵬,寧寧肚子疼了一天了,現在又在發高燒,吃藥也不管用,這可咋辦呀?」「媽,您先別急,我和艷珍這就往下趕!」萬分焦急的嚴軍鵬安慰著母親。趕到家裡,看到發高燒的孩子迷迷糊糊喊著「爸爸、爸爸」的時候,嚴軍鵬的眼角濕潤了。

「我爸今年53歲,在縣良種場工作,2018年3月份被組織安排到武坪鎮壩子村幫扶,也成為了幫扶隊員。我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但還是堅持幫我們帶兩個孩子,我們兩口子只能抽空輪流去看,每月也就能見娃一兩次,虧欠母親和兩娃的太多太多了……」說起家庭,嚴軍鵬滿是歉疚。

工作中的小夫妻信心滿滿。

「我們一家三口都加入到扶貧這個大隊伍中,我自豪!群眾的事沒有大小,再苦再累都值得!作為一名幫扶隊員,能和大家一起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說起工作,嚴軍鵬滿是信心。

嚴軍鵬夫婦只是舟曲縣眾多投身於脫貧攻堅第一線黨員幹部中的一員。截至目前,大坪村已脫貧61戶236人,未脫貧戶28戶73人。全縣範圍內正在深入開展夯基礎補短板、強產業促增收、抓黨建促脫貧「三大行動」,各級黨員幹部全力衝刺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幫助貧困群眾樹立信心、穩定脫貧、早日致富,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這對「夫妻搭檔」舍「小家」顧「大家」,帶著肩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帶著對這片熱土的無限深情,繼續奔走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UJDGwBmyVoG_1ZCo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