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三年了。這三年,是浙江改革克難攻堅的三年,是浙江群眾和企業獲得感不斷提升的三年,也是在浙江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三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中央全會肯定,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強調,中央深改組、深改委會議審議,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寫入,「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專題推介會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大會上國際友人紛紛點贊。這項源於浙江的重大改革,走向全國,影響世界。
之江潮水迎風起。「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如氣勢恢宏的之江潮水,每一次潮頭高涌,都蓄積起經濟發展的澎湃動能;每一刻奔騰向前,都推動著人民生活的日新月異。
一
改革成與否,往往需要時間的洗刷才能看得更清楚。
時間倒流到三年前。2016年12月27日,時任浙江省代省長車俊同志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公開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
曾有專家如此評價:「最多跑一次」這個提法,接地氣、記得住。對政府工作人員而言,它是明確的目標要求;對辦事群眾企業而言,它是明確的預期結果;對全面深化改革而言,它是明確的工作抓手。
目標越明確,行動就要越有力。然而,在改革最初,卻存在著不少質疑和擔心:「最多跑一次,目標是不是太高了?真的能實現嗎?」「最多跑一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到底怎樣才能實現?」「最多跑一次,萬一做不到怎麼辦?承諾一旦作出就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了。」浙江廣大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作出了響亮的回答:只要群眾有期盼、企業有需求,難度再大也要向前推進,「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標,在浙江一定要實現!
2017年1月16日,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2017年4月12日,省政府在衢州市召開「最多跑一次」改革座談會;2017年5月24日,省政府召開「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會議(2018年5月31日,調整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專題會議),之後每兩個月召開一次;2017年9月1日,省政府召開「最多跑一次」改革例會,之後每月召開一次;2018年1月2日,省委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大會,提出要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發展;2018年10月24日,單設省委改革辦,加掛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牌子;2019年1月1日,全國「放管服」改革領域首部綜合性地方法規——《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正式實施;2019年3月21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實現「跑一次是底線、一次不用跑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改革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個月,全省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均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3個月,省級辦件量前100位的高頻事項完成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6個月,「最多跑一次」事項占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的80%以上;8個月,全省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到95.02%……改革落實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最多跑一次」改革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部門分工辦」—「窗口集中辦」—「一證簡化辦」—「無證刷臉辦」—「網上自助辦」—「掌上移動辦」,辦事方式不斷疊代升級。群眾和企業感受的每一次「小變化」,背後都是政府運行的「大變革」。最新第三方評估顯示,全省「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92.9%,群眾滿意率達97.1%。改革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正是因為這些「前所未有」,「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從理念化為實踐、由承諾成為現實;正是因為這些「前所未有」,「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深入,取得了各方公認的重大成果;正是因為這些「前所未有」,「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為了浙江改革的代名詞和金字招牌,成為了浙江向世界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品牌。
「最多跑一次」,浙江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行動,說到做到。
二
有人說,「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成功,秘訣就在於其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站在群眾和企業的視角思考和推進改革,改到了群眾心坎里、企業急需處。
從呱呱墜地到既冠之年,從成家立業到華發蒼顏;從資金籌集到招賢納才,從開業經營到做大做強,每一位群眾、每一個企業都可能需要跟各種辦事手續打交道。為方便辦事,浙江圍繞群眾和企業生命周期里的重要階段,聚焦高頻辦事事項,將每個辦事事項拆分成「最優顆粒度」的「零部件」後,再組裝為系統集成的「一件事」,讓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享受到「一條龍」「打包服務」。目前,已梳理出群眾出生、上學、就業、婚育、置業、救助、就醫、退休養老、殯葬9個重要階段24件「一件事」;企業商事登記、獲得場地、員工招聘、生產經營、權益保護、清算註銷6個重要階段17件「一件事」。
在浙江,孩子出生了,戶口登記、出生醫學證明辦理等業務在接生醫院即可「順手辦」;結婚了,生育登記、戶口遷移及戶籍信息變更等可以一次搞定;退休了,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確認、公積金提取等12個事項也都能一窗聯辦。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在這裡一個一個得到解決。
在浙江,開辦企業僅需一個工作日,部分地區公章刻制政府買單,實現「零成本」;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到竣工驗收全過程審批「最多90天」,施工圖審查從以前的最少60天壓縮到15天以內;不動產登記最快60分鐘出證,提交材料僅需4份,辦理環節只有1個。企業關心關注的營商環境,在這裡一步一步得到優化。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件事」背後的故事,一點也不簡單。
平平常常的「一件事」,包含多個環節,涉及多個部門,只有環節與環節之間無縫銜接,部門與部門之間緊密配合,才能真正實現「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難不難?難!做不做?做!
行動是最好的回答。一次次協調對接,一回回研究論證,一場場調試運行,各地各部門主動擔當、合力攻堅,該壓縮的環節堅決壓縮、該精簡的材料堅決精簡、該打通的系統堅決打通。無紙化入學報名、電子健康卡和電子社保卡「兩卡融合、一網通辦」、民政服務「碼上辦」……30多項公共服務領域改革舉措加速落地;不動產登記便利化行動方案、獲得信貸便利化行動方案、納稅便利化行動方案……13個優化營商環境「10+N」便利化行動方案相繼出台。
「一件事」改革,彰顯了浙江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氣,體現了「為民服務+整體政府」的先進理念。而這,正是強化改革系統集成、推進機構職能協同高效的關鍵之舉。
三
開年的第一個會,往往倍受關注。
2018年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了一場萬人大會——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
省委書記車俊在會上強調,「最多跑一次」改革仍然在路上;各地各部門要站到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思考和推進這項改革,堅決摒棄「最多跑一次」純粹是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簡單認識,堅決摒棄接近大功告成、可以喘口氣歇歇腳的懈怠意識,堅決摒棄這項改革無法再深化拓展的消極態度,切實增強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這三個「堅決摒棄」,打響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擴面撬動的發令槍。兩年之後的今天,這項改革不再是簡單地方便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而是已經向黨政機關、人大政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主體全面延伸,向公共服務、經濟管理、社會治理、環境保護、民主法治等領域縱深發展,成為一場對政府職能、服務方式、機關效能的整體性變革。
前不久,「最多跑一次」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省委組織部牽頭推進機關公務員職業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一文被紛紛轉載。有機關幹部感慨,「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在「流量」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機關幹部對提升機關內部辦事效率的熱切呼聲、殷切期待。
機關公務員職業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是浙江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一個部門聯辦項目,也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擴面撬動的一個標誌性項目。今年以來,浙江聚焦部門間、層級間辦事多次跑、多頭跑、時間長、環節多、簽字煩等突出問題,按照「事項簡、流程優、材料減、時間壓、次數少、平台建」的要求,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機關內部管理領域延伸,達到了對內提升機關運行效能、對外提升服務管理質量的雙重效果。
當然,「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擴面撬動的範圍不僅於此。
在杭州火車東站,高鐵換乘地鐵免安檢、旅客自助核驗進站、計程車上車點增加、網約車接客區開闢、公共廁所「找得到、上得了、總有紙、無異味」……最快捷、最民生、最智慧、最國際、最杭州的「未來樞紐」呼之欲出。
在浙醫二院,手機預約挂號:10秒;自助服務終端醫後付:5秒;高峰期排隊時間:2.6分鐘……患者滿意、醫院增效、醫患和諧,「最多跑一次」改革正逐漸破解群眾看病就醫難題。
在浙江大學,辦事大廳有30個服務窗口,入駐15個校內職能部門,提供270項審批服務事項。教職工「拎包入職」,學生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在浙能集團,「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效應持續釋放。無論是服務「一帶一路」還是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加快推進國家戰略落地生根。
在寧波餘姚,「移動微法院」小程序覆蓋法院立案、送達、調解、庭審、執行全流程,當事人拿出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全程參與訴訟,群眾和企業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在台州路橋,紅色豐收驛站在距離和情感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用家門口的「紅」,暖基層民眾的「心」。
在舟山普陀,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信訪、公安、司法、法檢等多部門聯手,讓群眾解決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
「最多跑一次」改革還走向了海外。溫州市在全國率先打造為僑服務「全球通」平台,依託僑團組織設立海外服務點,華僑在海外也能辦理戶籍、出入境、不動產登記等業務,享受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
「最多跑一次」改革沒有局外人、局外地,小到看病排隊挂號、停車離場繳費、生活垃圾分類,大到矛盾糾紛化解、基層民主協商、生態保護修復,都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廣闊舞台。
四
「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際網路+監管」「網際網路+督查」,浙江的「網際網路+」文章正做得越來越大。
說起「浙里辦」APP,浙江人肯定不陌生。這款APP目前已匯聚了「社保公積金查詢」「健康醫保卡申領」「交通違法處理繳款」等468個便民服務應用,涉及群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成事。最新數據顯示,「浙里辦」註冊用戶已突破3000萬,日均訪問量超過1200萬。
掌上辦事有「浙里辦」,掌上辦公則有「浙政釘」。作為全省各級機關的掌上辦公平台,「浙政釘」APP已激活用戶123萬,上線各類辦公、決策輔助應用988個。各級工作人員通過「浙政釘」日均發起視頻會議數320次、發送消息186萬條。
「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讓「數據代人跑」成為常態。
事前審批和事中事後監管如同人之雙足,如果一隻腳邁快了,而另一隻腳沒有跟上,就會摔跤。很多企業希望審批提速,也希望監管提效。為此,浙江聚焦打造執法監管最有效省、信用體系最完備省的目標,建成運行全省統一行政執法監管平台,建設全省一體化信用系統,以數字化方式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當事中事後監管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會變得怎麼樣?在浙江,我們可以看到,一次執法行動,行政執法監管平台通過雲端指令分配任務,多部門執法人員聯合上門檢查,監管不擾民、執法更規範。一次失信行為,一體化信用平台即記錄在案,並將根據信用等級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讓監管力量「好鋼用在刀刃上」。
「網際網路+監管」,把「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對監管的監管」變為現實。
2019年8月,「浙里督」上線運行。作為全國首個綜合型「網際網路+督查」平台,「浙里督」具備問題線索網上收集、督查事務政民互動、績效考評結果公開、政府創新同台競技、民生事項在線監督等功能。正如該平台發布的小視頻所說:「這是一個用『網際網路+』打開政府圍牆的地方,一個揭開督查神秘面紗、讓全民共同參與的政務平台,一個由你我他給予政府工作好差評、一起督促抓落實的大眾平台。」「浙里督」,正向全省乃至全國群眾發出邀請:歡迎來當改革的參與者、監督者、評價者。
2019年10月,浙江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在全國率先推行。如今,群眾到全省各級政府部門辦事,都可以像「網購」評價一樣,表達自己對政務服務滿意程度的「好差評」,既可點贊,也可「挑刺」。「好差評」的所有結果將納入考核內容,作為相關部門整改問題、優化服務的重要依據。
「網際網路+督查」,使督查更具精準性、長效性。
這一切,都得益於浙江率先發起、當前正大力推進的政府數字化轉型。省長袁家軍指出,我們正在經歷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重中之重是優化營商環境,根本目的是以政府有為帶動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百姓受益,以政府作為擔當「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的使命,進而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從2017年的打通「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數據孤島,到2018年的全面推進部門履職的核心業務數字化,再到現在的多部門多業務協同式、場景化應用,浙江政府數字化轉型已走出了一條從點到面、從服務到治理、從部門轉型到整體政府轉型的螺旋式上升軌跡。這項重大改革將看得見的政務服務和看不見的數據力量和諧交融、互相促進,把冰冷的數據欄位轉化為溫暖的改革舉措,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行穩致遠。
五
如果有人要問,什麼是「最多跑一次」?
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可以這樣驕傲地作答:
「最多跑一次」,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浙江的生動實踐;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倡導的機關效能建設、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再深化;就是「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牽動性舉措;就是引領改革創新、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路徑。
「最多跑一次」,就是在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就是聚焦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讓群眾在看病就醫、教育培訓、旅遊觀光、交通出行、運動健身、居家養老等方面享受到更優質、更有溫度的服務;就是堅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海闊魚躍、盡顯身手。
「最多跑一次」,就是新晉父母拿到新生兒戶口本時的滿心欣喜;就是創業者領取營業執照時的躊躇滿志;就是矛盾雙方當事人糾紛化解後的釋然一笑;就是改革工作人員攻下一個個堵點難點後取得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最多跑一次」,就是浙江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的擔當和作為;就是全省上下披荊斬棘、破浪前行,推動改革紅利「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決心和意志;就是機關幹部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民服務的態度和行動。
這,就是「最多跑一次」。
六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委召開十四屆六次全會。全會指出,必須堅持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省域治理各方面全過程,更好地推動「最多跑一次」從服務理念上升為治理理念,打開從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廣闊空間。
有一些時間節點,不僅讓人回顧昨天,更讓人立足今天、展望明天。如果說,2016年12月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標註改革進入到「幹部代替群眾跑」階段,2017年5月省政府首次召開「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會議標註改革進入到「數據代人跑」階段,2018年10月省委改革辦(省跑改辦)掛牌成立標註改革進入到「服務升級、領域延伸,『跑部門』向『跑政府』轉變」階段的話,那麼2019年11月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的召開,無疑開啟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新階段。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山高路遠但見風光無限。「最多跑一次」改革永遠在路上。讓我們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將改革進行到底,為爭當省域治理現代化排頭兵提供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vxiQG8BMH2_cNUg1H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