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工程機械湘軍,做出了哪些成績?

2019-07-30   砼行機械

​作為中部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湖南長沙已然成為了中國的「工程機械之都」。中國工程機械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湖南作為製造業大省,貢獻出了一隻強有力的工程機械「湘軍」,向世界遞出了一張屬於「中國製造」響噹噹的名片。

70年滄桑巨變,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正在上演。在最近央視播出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湖南篇中,再一次展示了工程機械湘軍近20多年的輝煌成就,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從無到有

砥礪奮進,艱苦創業,傳統製造的發展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而在那個既無技術,也沒有市場的條件下,一批湖南籍工程機械品牌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蹟。

在最新的2019年世界工程機械品牌50強中,有三個品牌來自湖南,它們分別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同時,還有全球技術領先的盾構機械製造商-中國鐵建重工。

這裡誕生了全球最長的混凝土臂架泵車、全球起重量最大的平頭塔式起重機、全球泵送高度最高的泵送設備、國產首台鐵路雙線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國內首台90噸液壓混合動力挖掘機。同時,這裡的混凝土機械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機械湘軍不僅改變了國內工程機械領域發展的面貌,也改變了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格局,並以自身的影響力,高速發展的勢頭,上演著一出國產工程機械的「絕地反擊」。

打破技術壟斷,搶占市場

如果真的要說湖南工程機械品牌的拳頭產品是什麼?那當然是混凝土泵送設備、起重機、挖掘機。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機械品牌,三一和中聯主打的產品都是在這一領域。並且實現了9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遠遠的將國外品牌拋在腦後。

不過,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90%以上的市場份額依然被國外品牌所占領。正是因為沒有自己的產品,從國外進口的設備導致被漫天要價。但是,面對敢於拼搏的工程機械湘軍,即便沒有條件,也要創造出條件。

首先還是從技術創新入手,三一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給挖掘機裝上了自己的液壓元器件,真正的實現了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在銷量上,已經超過了卡特彼勒,位居全球市場第一。而在三一最有優勢的混凝土機械領域,在三一收購了普茨邁斯特之後,通過技術的整合,以及全球資源的利用,打造了國產第一台,真正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86米長臂架泵車,刷新了行業新高度,混凝土機械真正做到了全球第一。

​中聯重科,本身就是國家級的混凝土機械研究院,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在這樣的時代發展的號召下,中聯重科率先突圍,誕生了我國第一項混凝土泵的行業標準,也是混凝土機械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國產品牌。與此同時,在起重機械領域,中聯重科的產品也很有號召力。2019年中聯重科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71%-212%,達到了行業最高水平。

​2001年,山河智能的創始人何清華帶隊研發出小型液壓挖掘機,成為第一家以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和整機出口到歐洲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在當時,因外資品牌衝擊,國產挖掘機幾乎沒有。而現在,僅山河智能的挖掘機在歐洲市場保有量就超萬台,實現了角色的轉換。從進口到出口,山河智能帶著中國挖機走向了世界。

​上有神舟飛船,下有地下超級航母,鐵建重工一直專注於盾構設備的研發和製造。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董事長劉飛香說道:十年之前,中國使用的盾構機等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全部依賴進口;十年之後,鐵建重工在高端地下工程裝備領域堅持自主創新,我們研發的50多項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填補了國內空白,多項產品填補全球空白。而最近,鐵建重工自主研製的首台國產常壓換刀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也即將下線,並將出口歐洲市場,也創下了這一領域新紀錄。

為實現「中國智造」而努力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銷大國,所以,接下來更應該瞄準全球市場。作為國內工程機械領域的領頭羊,工程機械湘軍正在謀劃新的發展之路。

聚焦「一帶一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有更多的機會面向全球市場。因此,必須要抓住這樣以此絕佳的發展機遇。而三一、中聯、山河智能,其實早已謀劃好了接下來全球化的布局。

而面對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湖南工程機械開始向特色化、智能化轉型。以三一為代表的數字化智能生產車間,以中聯重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4.0產品升級,融入智能化。大數據、物聯網,這些都是當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說,這又將是一個新的征程,為實現「中國智造」而奮鬥,這將是工程機械湘軍接下來的使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砼行機械」,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