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整理編輯素材來源:嵊州文旅資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嵊州逶迤的重重青山間,藏著許多靜謐古老的村莊,靈鵝村是其中最美的一座。村子位於金庭鎮東南方向,三面環山,一面傍水,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三山一水式建築風格。
靈鵝村原名石鼓莊,相傳王羲之晚年定居金庭,養鵝為樂,某天一隻鵝忽然振翅遠飛,一直到了五六里外的石鼓莊才停下來,宋代《剡錄》載:「石鼓山有靈鵝岩,謂王右軍鵝飛於此山」。此外在《金庭王氏族譜》也有記錄「飛靈鵝於石鼓,鎖水口於羲溪」之句。於是在此後,石鼓莊就更名為「靈鵝村」。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村名得於王羲之,但世居於此的村民卻與王氏並無甚關係,村中以「竺」姓居多。靈鵝竺氏宗譜中有記載,北宋年間竺氏始祖遊玩天台,路經剡東,被金庭石鼓山盛景所吸引,便在此安家,世代傳承。
山水靈鵝
石 鼓 山
那麼石鼓山上究竟有怎樣的絕美風光叫人戀戀不捨呢?
石鼓山在村子的東面,山中怪石層堆,玲瓏曲折,形態萬千,有鼓石、磬石等。早在明代就有人寫下詩句,來形象描繪石鼓山上諸石萬種風情。山中有一塊巨石,上面寫著「化鵝飛來」四個大字,是對靈鵝入村故事的一個紀念。
石鼓山不算很高,所以爬上去也比較輕鬆,步行道台階掩映在蔥蘢的綠植之間,走累了就地坐下,就著綠蔭,歇息乘涼。一路上山,可看到石鼓寺、瀑布群、小橋、靈鵝湖、石鼓岩、望鵝亭、鵝峰大佛等10多個景點。
桃 形 李
走過石鼓寺牌樓,來到新水庫堤壩上,這裡漫山遍野,都種植著桃形李。靈鵝村是聞名市內外的桃形李專業村,凡是山地都是桃形李。
其外形美觀、果肉鬆脆、甜香可口、營養豐富,不用削皮即可入口,最成熟的時候品嘗,果肉呈深紅色,並伴有一股蜂蜜香,好吃不膩。
每年的三四月,江南春光爛漫,李花如雪一般,盈盈綴滿整片山林,藍綠色的湖泊被擁圍在中間,映襯著滿山李花,清雅不俗。
文化靈鵝
古 建 築
靈鵝村不僅山原風光清麗,歷史文化更是悠久,漫步村中,拐角轉彎處總能遇見老屋故居。
建於道光年間的「萃文書塾」,儘管書聲已遠,學院風依然濃郁;「韓家祠堂」始建於北宋靖康年間,祠堂前「本源重地」影壁猶在;還有進士坊、御史坊、尚書坊、貞節牌坊、竺家祠堂……
沿著村中的紹康路前行,就是「越劇十姐妹」之竺水招故居,俗稱「仁德堂」;村中還有辛亥革命志士竺紹康故居,俗稱「上烏台門」,是晚清建築,壁畫、磚雕等十分精美,非常值得一看。
村 史 館
在靈鵝村裡,還有一座村史館,占地150平方米,這也是嵊州市首個村史館。館中分布有村中各類榮譽、古村歷史大事記、竺氏歷史、以及靈鵝籍越劇名演員、革命志士、各朝代達官顯貴等數十個板塊,承載著靈鵝村悠久的歷史文化。
踩 高 蹺
靈鵝村有傳承了1000多年的古老民間藝術——靈鵝高蹺,早些年每逢農曆二月十二廟會,一些村民能踩著1米多高的高蹺表演《包公》《濟公》《白蛇》等折子戲和金雞獨立、猛虎跳澗、鐵腿掃地等特技。
青山秀麗、桃李清甜
古居典雅、故鄉情長
靈鵝村,總能找到一個深愛它的理由
本文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嵊州文旅資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