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別白交!這五大「坑」有必要提前了解

2019-08-21     點米社保通

繳納社保,好處多多。它能讓我們在生病的時候有醫療保障,在生孩子放產假的時候還有工資拿,在失業的時候能夠領取救濟金,在退休之後還能領取養老金,所以社保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東西。

但是,為啥有些情況下,我明明繳納了社保,卻依然無法享受它帶來的福利呢?

一、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卻依然無法領取養老金

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你的養老保險繳納年限未滿15年。國家規定,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需至少累積繳納15年養老保險繳納,才能具備領取養老金資格。

那麼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卻因繳納社保的年限沒夠,這該怎麼辦呢?

1、繼續繳費

雖然退休了,公司可能不再為你繳納社保,但參保人可以個人身份參保,延長養老保險繳費時間至滿15年,然後,依然可以高高興興按月領取養老金。

2、一次性補繳滿15年

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延長繳費5-10年後,女職員已滿60周歲,男職員滿65周歲,還是未繳滿15年,那麼就只有一次性補繳了!這個具體相關的情況還需諮詢當地的社保局哦!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是不一樣滴。

3、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按照我國現行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也就是說,即使你退休時沒交滿十五年,把社保轉回到戶籍所在地的農村「新農合」,一樣可以按月領取養老待遇。

二、交了很多年醫保,現在失業三個月,生病住院時醫保還能用嗎?

不能。

因為考慮到職工調動工作等其他實際情況,醫保停繳通常有三個月的緩衝期,假設在這三個月內發生疾病等情況,可以把這三個月的醫療保險補上,同樣可以享受在職職工的醫療保險待遇。

如果超過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視為停保,期間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只能自己掏腰包,醫保不會報銷一分錢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繳納醫療保險千萬不能忘記。如果超過三個月以上的,還要重新申請,還要有半年的等待期。

三、最近辭職了,公司之前給我交的失業保險,可以換領失業金嗎?

不可以。

按《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所以,如果你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的,就不符合「非本人原因」的條件,即使繳費時間滿一年也不可以領取。

四、失業後,既然可以領這麼多失業金,那我是不是根本不用找工作了?

失業金最長也只能領24個月,之後再沒有了。

失業金的標準各地不同,如深圳失業保險金的月發放標準為本市最低月工資的80%,如果最低工資標準是2130元,那麼每個月可領的失業金就是即2130元x80%=1704元。

失業金可以按月領取,也可以一次性領取,具體視當地規定而定。

  •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
  • 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
  • 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五、從來沒領過失業金,退休後可以一次性領取嗎?

當然不行。

失業保險是公司給你繳納的,沒有個人帳戶,無法返還。而且失業保險金只針對失業人員,並不針對退休人員哦。

因此,失業金是退休前,被動失業(單位解僱)時失業保險發放的救助金,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後開始按月領養老金,不屬於被動失業狀態,不再是失業保險救助範圍,即使退休前辦理失業金領取的,在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開始領養老金時,失業金也會停止發放。

所以,我們不能傻傻的交了十幾二十年社保就行了,其中的門道還是要了解的,說不定一不小心,就失去了很多福利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tB8y2wBJleJMoPMGe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