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解決執行難」背景下的執行宣傳定位和路徑

2019-12-12     朔城區法院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多次研究有關問題,作出重要部署。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為做好新時期人民法院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任務已如期完成,執行工作進入到「切實解決執行難」的新階段,全面加強執行宣傳工作,營造強大的宣傳聲勢,促進人民群眾理解執行、支持執行,共同推進執行攻堅,對「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執行宣傳作為執行工作「第二戰場」,如何進一步明確宣傳定位、加強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手段,助力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對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做好執行宣傳工作是破解執行難題的「催化劑」。切實解決執行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靠人民法院單槍匹馬完成,必須形成最優組合、打造最強戰力。可以說,執行工作的每一步推進,均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切實解決執行難」必須通過紮實有效的執行宣傳工作,搭建好人民法院和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在內的各界人士的溝通、互動、交流平台,凝聚最大共識,集聚最強能量,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執行、支持執行的良好輿論氛圍。

做好執行宣傳工作是推介特色品牌的「播種機」。執行工作開展得如何,執行工作的公信力高不高,執行宣傳做得好不好是重要的一方面。實踐證明,人民法院不乏執行宣傳的素材,關鍵要有打造宣傳精品的信心,人民法院不乏可以塑造的亮點和典型,關鍵要有打造特色品牌的擔當。通過執行宣傳工作,可以塑造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群眾認可的特色品牌、知名法官,推動法院執行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從而促進執行工作的整體發展。

做好執行宣傳工作是加速人才培養的「孵化器」。執行宣傳工作是一項苦差事、難差事,需要一批既懂執行法律專業知識又懂新聞宣傳的人才,執行宣傳工作能鍛鍊法院宣傳隊伍的基本功和創新能力。執行宣傳工作,要求法院宣傳工作人員以及廣大執行幹警知世情、知國情、知域情、知業情,要懂法律、懂媒體、懂輿論、懂公眾,要花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對執行幹警的司法專業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社會溝通能力都是一個鍛鍊和提升的良好機會。執行宣傳工作如同「船」和「橋」,可以使優秀的人才得到鍛鍊,從而打造出擔當的寬肩膀和成事的硬本領。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切實解決執行難」對執行宣傳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著要在更高格局、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推進宣傳工作,意味著靶心要更聚焦、標準要更抬高、責任要更壓實。要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的工作要求,貫徹執行工作的總體部署,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全力講好執行好故事,傳遞執行好聲音,讓司法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正氣歌嘹亮,為法院執行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生態。

一要把准「時」和「勢」,加強宣傳能動。要加強理論學習。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指導執行宣傳工作,系統學、跟進學、聯繫實際學,弄清楚精髓「是什麼」,搞明白要求「是什麼」,想透徹路徑「是什麼」,切實增強方向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加強政策學習。要深入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綱要(2019-2023)》及相關政策性文件,全面、系統、深入地把握執行宣傳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主動對標上級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豐富宣傳形式、改進宣傳方式、創新宣傳模式。要加強業務學習。新聞宣傳工作人員不僅要加強新聞傳媒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加強法律知識以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學習應用,實現知識面的深度、廣度和精度的統一。

二要協同「供」和「求」,提高宣傳質量。要堅持新聞宣傳工作的真實性原則。事實是新聞的本源,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要始終堅持眼睛向下看、身體向下沉,聚焦真實事、真感情、正能量,通過執行新聞宣傳加工和升級,努力推出形成「接地氣」「帶露珠」的報道,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要堅持內容創新,著眼聯動機制、失信懲戒等重點、熱點工作,搞「大動作」,打「特色牌」,推出一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法院和人物典型,及時總結執行工作經驗,推動全國法院比學趕幫超,促進人民法院執行工作整體發展。要堅持內容形式創新,綜合有效運用執行直播、新聞發布會、案例通氣會、組織集體採訪、邀請公眾體驗等形式,用鮮活的案例詮釋「誠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難行」鮮明導向,讓人民群眾在公正司法中感受到教育和啟發,感受到溫暖與真情。要深刻挖掘受眾需求,針對各階層、各年齡段等不同人群的興趣點、興奮點,實現從「我有什麼你用什麼」向「你需要什麼我推出什麼」轉變,重點打造新媒體傳播模式,兼顧傳統媒體宣傳,壯大執行宣傳攻勢。

三要統籌「陳」和「新」,創新宣傳路徑。要更新思想觀念,緊跟時代潮流。新技術變革導致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新媒體格局變革則使執行宣傳工作面臨新環境、新挑戰。人民法院執行新聞宣傳工作要主動順應網際網路時代潮流,清除觀念沉疴,突破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全方位拓展新媒體宣傳方式,推動媒體的融合發展。要積極探索內容、渠道、運營、管理融合的新舉措,全面展現執行攻堅中的先進的法院、前瞻的舉措、優秀的同志,讓正能量更加充盈、更加洪亮。要做好結合工作,充分發揮新媒傳播快、形式新、易接受的優勢,全力提升執行宣傳的公信力。同時,針對鄉村偏遠地區信息化傳播率較低的現狀,加大傳統方式的宣傳,如集中宣判、村居社區宣講、張貼橫幅標語、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等方式,讓公眾切實享受到執行宣傳的最新成果。要努力創新傳播手段,樹立「平等、開放、自信」和「立體傳播」理念,綜合運用直播發布、互動發布、個性發布、可視化發布、大數據發布等發布形式,產生「吸睛」「吸粉」效應。要重視微電影、微視頻、微動漫等「微」形式的巨大承載力,將「微形式」執行宣傳產品的創作作為執行宣傳工作重點,使法院聲音進入千家萬戶,執行工作融入尋常百姓家。

四要著眼「實」和「巧」,打好宣傳基礎。要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將調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通過走訪調查,自覺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不斷增強執行宣傳工作人員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要善於走群眾路線,增強國情、社情意識,針對執行宣傳中發現的問題,把准「變」的走向、看到「憂」的成因、弄清「干」的思路,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推動執行工作高水平運行。要培養一支執行宣傳隊伍,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將人民法院內部的「文膽」「筆桿子」挖掘起來、培養起來、使用起來,形成一支年紀輕、學歷高、善研究、肯吃苦的執行宣傳人才梯隊。要加強宣傳工作的保障,以司法人員分類改革為契機,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在職務晉升、物質獎勵、榮譽激勵等方面鼓勵宣傳工作人員和廣大執行幹警做好執行宣傳工作,讓其心理上有尊榮、行動上有幹勁。要善於應對輿情。對執行方面的問題不遮掩、不迴避、不遷就,把人民法院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過程公正客觀地展現出來,爭取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構建全社會理解執行、支持執行的良好氛圍,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藩籬,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作者單位: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nVr-G4BMH2_cNUgDU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