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醒北岸
黃璐離婚了,黃璐是誰?就是演《推拿》的那位女演員,兩人去年辦婚禮,今年12月宣布離婚。
婚姻就此夭折,他倆就這麼拿得起放得下嗎?扒一扒他們的感情史,還真沒有這麼簡單。
兩人是2018年6月份補辦的婚禮,為什麼說補辦?這裡面肯定有故事。
黃璐和丈夫范瑋,2012年相識相戀,戀愛期間還生了一個閨女,他們婚禮時的花童,就是自家千金。
沒有奉子成婚,也沒有倉促閃婚,如果不是因為愛情,他們怎麼會走進婚姻,又怎麼可能去補辦那麼一場浪漫、低調又奢華的婚禮?
黃璐在離婚聲明中說:「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我們始終相信愛情,並且永遠相信。」
這究竟是什麼梗?有愛情為什麼還要離婚?愛情和婚姻就這麼不相容,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話,那麼經歷了墳墓的愛情,還有什麼值得相信?
網友紛紛吐槽,可能黃璐的名氣比較大。《盲山》、《推拿》都是黃璐的成功之作,也是入圍過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華人影。
而范瑋相差很遠,女強男弱,聚少離多,這都成了網友猜測的理由。
無論如何,沒有6年的愛情長跑,他們走不進婚姻,而沒有結婚又談何離婚。
因為愛情,他們結婚了,因為婚姻,他們分手了。
為什麼離婚,聲明中沒提,雖然黃璐顯得很平靜,但是內心的波瀾又有誰能知道?每一個現象都有背後的原因。
沒有理由的離婚,也許是最大的理由,因為說不出口,只有慢慢去回味。
1.很多婚姻都是被愛情作死的
被愛情滋潤久了,會讓人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認為愛情是一把尚方寶劍,有了它,可以所向披靡。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愛你呀。愛情撐起了最強的氣場和為所欲為的最大藉口。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正在熱播的《第2次也很美》中的安安。安安是畢婚族,走進婚姻的理由很純粹,就是愛。
她愛俞非凡,她願意走進老俞給她建造的象牙塔中,讓丈夫和孩子成為生活的全部。
發脾氣的時候,她可以衝到老公的公司,可以奪命連環CALL,也可以一氣之下帶著孩子離家出走。
不用工作,不用做家務,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吃外賣、打遊戲,不管天黑夜長,反正不用上班,沒有任何時間限制。
丈夫回家時,迎接他的,是睡在沙發上的孩子,滿地的外賣盒和一個正沉迷遊戲的妻子。
因為我愛你呀,我和你是因為真愛才走到一起的呀,我所做的一切,也是因為你對我的愛而默許的呀。
殊不知,當你享受著愛情的滋潤並為所欲為時,不滿抱怨的情緒已經在另一半的心中慢慢滋生,漸漸膨脹,只等著爆發的那一刻了。
被愛的永遠有恃無恐,這句歌詞,簡直就是安安的真實寫照。不要以為愛了就沒辦法收拾你,對不起,法院見。
昔日同床共枕,今日對簿公堂,這個落差,猶如給安安一個晴天霹靂,此刻她才明白:
以為固若金湯的婚姻,也會慢慢土崩瓦解,而這個始作俑者,就是被離婚的自己。
面對親人,我們會做什麼呢?我們一定會和親人同甘共苦,一起面對生活的淒風苦雨,互相幫助,而不是我在作,你在忍;我在鬧,你在笑。
偶爾這樣,可以給生活加點料,但是如果長期這麼作下去,親人就不會再親了。
2.愛情和婚姻真的不同
蔡康永在奇葩大會上,有一個精彩的觀點,他說:
「婚姻不是保存愛情的容器,所以請不要這麼天真地把愛情和婚姻划上等號
婚姻不是拿來保存愛情的,一旦進入婚姻就會轉變成其他的東西,會轉變成家庭、親情、信任和依賴,不會一直是當初的那個愛情。」
十八歲那年,離開家鄉投奔她的筆友,一位30歲的詩人。
經過一年多的書信往來,被他的詩觸動了芳心,這位王姐就認定詩人是她的終身歸宿,以為迎接她的定是浪漫而詩意的生活。
詩人的家,除了一間房,一張桌和一個單人床以外,啥都沒有。因為詩人一直在創作,所以王姐充滿希望地陪伴他,並學會了寫詩。
居然有一家報社副刊主編主動找王姐聊寫作的事情,詩人大發雷霆,完全沒了以前的浪漫和才情,像一隻暴怒的獅子,王姐特別難過,一次被家暴後離家出走。
《遇見幸福》里的甄開放,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的,婚後,開放忙於工作,把家務和孩子全部丟給了老公。
只要單位一個電話立馬就走,絲毫沒有顧及老公瞬間拉下的臉,久而久之,在開放那裡得不到滿足的情感,就找了婚外的情人來彌補。
郝蕾,每次走入婚姻,都全情投入,可兩次都以離婚收場,最後把離婚歸結為是緣分的不可控制。
緣分這個東西,發生在相識的初期很浪漫,如果用在經營婚姻上,就太不靠譜了,婚姻就是共同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不停地換伴侶,也不能讓生活更精彩。
《金婚》中的文麗和佟志,熱戀的時候難捨難分,在坎坷而漫長的50年婚姻中,經歷了時間的打磨和婚姻的疲憊期之後,我們看到的只是兩個互相攙扶著往前走的老人。
他們早已沒有年輕時候的小資情調,除了彼此陪伴,已經不計較任何東西了。
因為愛情,我們走進婚姻,但是婚姻絕對不是我們分手的理由。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理清兩者的差異後,處理好它們的關係。
3.要在愛情和婚姻中找到一種動態平衡
1、婚姻是需要彼此滋養的
寫作群里有個老師,老公幫她把一日三餐做得很好,還包攬家務,人們都羨慕她,命好啊,找了這麼好的老公。
其實她老公說,從她身上得到的更多,這位老師特別幽默善良,而老公的性格比較內向。
他們在一起總是聽我們這個老師講笑話逗樂,受其感染,老公變得越來越開朗,日子也越來越甜蜜。
相互給予,相互付出,彼此滋養,獲得共贏才是婚姻最重要的模式,而不是一方付出和奉獻,另一個人不停地享受,遲早要讓婚姻的天平失衡。
兩性相處的方式,沒有固定模板,只要彼此覺得舒服就可以,在你看來不可思議的相處模式,也許別人甘之如飴。
有一位老公特別喜歡吃榴槤,而家人對這個味道都特別討厭,但妻子每次買水果時,都帶回一個榴槤。
這是讓自己忍著取悅對方嗎?
令人感到happy的是,這個老公每次都是拿著榴槤,到外面吃,大快朵頤以後再回家。
這夫妻倆既表達了對對方的關心,也沒有委屈自己。
最討厭看到那種犧牲自己,委屈求全的兩性相處方式。犧牲,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幸,彼此愉悅,彼此舒服,才是婚姻最佳的模式。
有些事情,雖然很細微,但如果能被注意和感知到,甚至能被很好的回應,對對方是一個極大的心理安慰。
鄧超和孫儷,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他們經常互送禮物,而且不局限於生日或紀念日,互相逗逼,互相調侃,日子過出了花。
看看鄧先生送的這副耳環,像黃瓜,像筷子,又似刮痧板,不覺得好看,只是好玩。
他送的禮物一向另類,看看上次送的印有穴位按摩圖的襪子就知道了,看上去滑稽,其實相當實用,既照顧娘娘愛養生保健的習慣,又別出心裁,富有搞笑意味。
試想,娘娘在曬這些禮物的同時,難道收穫的僅僅是禮物本身嗎?
兩個人都是彼此獨立的存在,誰也不依賴誰,誰也不攀附誰,更不必打壓和控制對方,而是「我們都要好好的」。
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和老婆岳秀清,是圈內的模範夫妻。
岳秀清成名比吳剛早,女強男弱的差距一直給吳剛的心裡帶來了小小的落差,但是妻子卻從沒懷疑過吳剛的能力,她始終認為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好演員,只是時候未到。
在吳剛爆紅以後,他首先感謝的是自己的妻子,他說:
「你曾經跟我說過無數次,夢見我站在領獎台上接受台下掌聲和祝福,這個夢,今天終於實現了,我愛你。」
這夫妻倆不僅是生活中的好伴侶,也是事業上的支持者和守衛者。
高曉松曾經說過:檢驗一段婚姻是否成功,就是看他們在這段婚姻中是否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互相閹割或自我閹割。
因為彼此的相遇而活成了更好的自己,那我們的婚姻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典範。
作者簡介:喵姬,富書聯合創始人,全網最大外星文明與UFO信息共享平台U+聯合創始人,新媒體爆文寫作者,多篇文章被收進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好好生活》,微博@喵姬愛唱歌,簡書@喵姬,公眾號:我是喵姬(ID:woshimi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