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持人大賽》上,七月這樣說……

2019-11-22     CCTV1等著我

在《主持人大賽》的舞台上

當李七月完成了她的三分鐘講述環節後

撒貝寧說

「人心天地的故事,可能三分鐘太苛刻了。」

《我的工作,是帶他們回家》

文| 李七月

2018年,我成為了《等著我》欄目的「尋人團」團長,對於這份工作,我最初的想法很簡單,被尋人已經鎖定,我要做的就是代表欄目組把人接回來。但事實上,我的第一次尋人,就差一點「挂彩」。

那位被尋人早年被拐,我們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三十歲了,有了完整的家庭。然而我與他的見面遭到了激烈的阻撓,他的家人甚至試圖將一隻巨大的花盆從二樓朝我們扔下來。但是後來,我們仍然堅持和他聊了兩次,他最終只答應見媽媽一面,仍然不願意回家。

其實有很多早年被拐的孩子在面對原生家庭時,會產生壓力甚至抗拒的心理,這不是簡單的相見相認就可以解決的。

接下來的尋人經歷我慢慢發現,有很多被尋人都像是一把鎖,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開鎖的鑰匙。

我想我無論能不能帶他們回家,我都應當安慰他們,或者至少成為他們傾述的對象。

我最近一次的尋人經歷,這個男孩是九年前離家出走,我們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鄉下種地。

可是你們知道他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子嗎?一線城市、大三居江景房,他自己的,還有並不苛刻的父母和姐姐。我問他為什麼要離家,他說因為他覺得在家裡沒有人尊重他。

你能想像嗎?這些生活優渥的孩子對於尊重的要求遠超我們的認知。我不停地在追問他到底哪裡不尊重,他始終拒絕溝通。

「你是不是覺得你的父母喜歡你的姐姐,不喜歡你?」

他突然就點了點頭。

「你想父母嗎?」

他搖頭。

「那你想姐姐嗎?」

他的眼圈一下就紅了。

「回家吧,你的姐姐九年了,該多想你啊。」

他終於哭了一場,決定跟我們走。

很慶幸,這一次我打開了這把鎖。

其實很多人的人生都註定是一場孤旅,而尋人的工作,讓我必須去面對這些孤獨的心靈。

我的一言一行、態度表情,都會影響著他們是否願意去接受那個陌生的或者曾經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而作為主持人,最初的夢想一定是更大的舞台。但是還有什麼舞台比天地和人心更大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fDKlW4BMH2_cNUgQX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