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沒法公開道歉?韓國三星電子的醜聞還沒完……

2020-04-09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3月11日,三星集團新組建的守法監視委員會(下簡稱「守監委」)曾宣布,要求三星電子副董事長、三星集團實際控制人李在鎔就多起非法活動和接班醜聞向全體國民公開道歉,限期一個月。

但據韓媒報道,本月8日,三星方面以疫情為理由,要求延長期限至5月。守監委接受這一要求,但對未能遵守時限的做法表示「失望」。

守監委是三星在今年2月新組建的一個機構,有內外部人士共10人,大部分是來自法律界或公民團體的資深人士。擔任該機構委員長一職的是金志亨,他曾在盧武鉉政府、李明博政府時期擔任過最高法院法官。

李在鎔曾承諾保證三星守監委的自主權,可監督三星集團內部所有潛在不當行為。金志亨認為,守監委的成立,可以提升三星的規範度和整體形象,恢復社會信任。

SBS新聞則指出,三星成立該委員會,正是因為仍在審理中的李在鎔行賄案。

2017年2月,李在鎔涉嫌行賄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及其閨蜜崔順實,以加強其個人對三星集團的掌控。同年8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李在鎔獲刑5年。當時法院認定其5項罪名成立,分別為行賄、挪用公款、向海外轉移資產、隱匿犯罪收入和作偽證。

2019年8月29日,韓國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發回重審。分析指出,若李在鎔被指控的行賄金額、相應刑量增加,他或將遭實刑處罰。這意味著李在鎔可能無法順利獲得三星的控制權。

同年10月25日,李在鎔現身首爾高等法院接受親信干政案的審理。這是李在鎔自2018年2月5日的二審判決後,時隔627日第二次出庭。而就在這次公審中,三星方面被要求設立「守法監視制」。

負責該案的法官批評三星集團缺乏企業規程,需要一個可靠的系統來防止高管不當行為。

今年3月11日,該委員會向李在鎔、三星電子、三星電機、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物產、三星生命(壽險)以及三星火災(財險)發送包含公開道歉、廢除無工會經營在內的建議書,並要求在30天內答覆。

4月8日,三星方面向守監委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擴散,三星在國內外的所有領域都面臨嚴重危機,原定計劃出現差池,要求延長期限。對此,守監委委員長金志亨表示:「三星方面沒能遵守規定期限,這令人失望。儘早拿出最佳方案才符合國民的期待。」 不過,考慮到外在因素,守監委決定接受這一要求。

韓國財界則有聲音認為,在限期到來前兩天才提出延限要求,體現了三星高層的兩難。

一直以來,三星對該建議書的執行方向和內容存在多種意見,未達成一致。

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與三星相關的醜聞頻曝,可謂內外都面臨嚴重考驗——

去年7月,三星電子下屬公司「三星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amsung BioLogics)」曝出會計造假醜聞,多名高管被逮捕,關聯李在鎔的接班計劃;12月中旬,三星電子一名副總裁被法庭判處16個月有期徒刑,罪名是破壞工會活動,檢方在這一案件中一共起訴了三星電子12名高管。兩起案件均未結案,還在上訴審理階段。

財界認為,在守監委提出的3項守法議題中,除市民社會溝通外,經營權繼承問題和勞動問題會涉及諸如以上提到的正在調查或審理中的案件,而發表正式立場和道歉,將對案件的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某相關人士表示:「(李在鎔)需要回復守監委,但向全體國民道歉前,他還要苦惱很久。」

李在鎔的行賄案還在重審過程中,他目前仍在管理崗位,並協助韓國政府抗疫。不過,今年1月,他又被舉報從2017年起,多次在江南某整形外科注射丙泊酚這一麻醉藥品。

韓媒指出,三星集團和三星電子的連續醜聞已經干擾到了公司的正常運營。

按照往年的規律,三星電子會在年底進行業務高管團隊的調整,並且制定新一年的發展計劃,但是由於多位高管被起訴或被判坐牢,高管和業務調整被迫暫停。

三星集團是韓國十大財閥之首,年營收占韓國GDP的20%以上。李在鎔執掌三星電子後,開始實施轉型戰略,向5G和6G通信網絡、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慧、汽車電子、半導體等領域擴大投資,為三星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不過,目前,三星電子處於一個敏感的轉型期。受全球存儲器半導體市場轉向下行軌道及顯示面板降價影響,三星2019年第一季營業利潤跌至2016年第三季以來最低水平,同比銳減60.4%。

去年下半年,三星電子的摺疊手機銷售表現良好實現盈利,但受到李在鎔行賄案以及三星其他風波的影響,去年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為7.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59.9億元),同比驟減56.2%。另據三星電子今年3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三星電子高管2019年的薪酬總額均同比也大幅縮水。其中,三星電子執行長(CEO)權五鉉的總薪酬為46.3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95萬元),同比減少24億韓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dTaX3EBiuFnsJQVFB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