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去世前3天,被強勢妻子逼著離婚,負債過萬的他含淚簽協議書

2020-07-13     蜀山筆俠

原標題:路遙去世前3天,被強勢妻子逼著離婚,負債過萬的他含淚簽協議書

很多人第一個聽說路遙的名字,可能是從《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中,這是一部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背景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以孫少平與孫少安兩兄弟為中心的故事,生動的刻畫了普通人在歷史大潮流進程中艱難曲折的道路,以及在與貧困鬥爭中的起起落落。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所寫的就是路遙自己本人,他從最貧困的家庭中走出來,熱愛勞動也熱愛文學,曾被愛情背叛過,也曾經得到過最真誠的愛情。而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一切都成為一場夢,平凡才是生命的本真。

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當時,抗日戰爭結束剛過4年的時間,新中國正處於剛剛成立之際,國內一片百廢待興的氣象。

路遙的父母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家裡一共有5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家十口人,全壓在父親一個人的身上,生活可謂是極其的貧困,經常揭不開鍋。

為了生存,父親7歲的路遙過繼給了延川縣的伯父王玉德,其實伯父家的情況也沒有好太多,不過好在能吃得上一頓飯,還有學可上。

不過,在讀完小學之後,伯父便讓路遙回家砍柴和放羊。儘管當時的路遙在1961年的初小升高小考試中,在一千多名學生中奪得了頭籌。

伯父心裡知道路遙是想讀書的,看他每日心神不寧幹活沒勁,伯父終於還是妥協了,答應每個月給他湊25市斤的糧票,供他讀書。

路遙很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儘管生活十分的艱難,每天要自己在路邊挖野菜吃,但這些苦難卻並沒有阻止他求學的腳步。

然而在1966年,高考被取消了。他又被打回了家務農,後來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被推薦到了延安大學繼續學習。

進入大學後的路遙依舊身無分文,全靠林達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接濟他,才勉強度過了大學的時光。

1976年8月路遙從延安大學後被分配到了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做編輯工作,陸續發表了許多的作品,但收入依舊不高。1982路遙的小說《人生》獲獎,連去北京領獎的路費都是借的。

路遙的名氣漸漸的提升了,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凡的世界》出版後,路遙獲得了3萬元的稿費,不過因為接濟家裡,而且路遙本人對於理財也沒有什麼概念,大手大腳的花錢,最後不僅把稿費花完了,後來甚至還借了許多的錢。

1992年,路遙病重,身上還背負著上萬的外債。妻子在他去世前三天提出離婚,儘管有諸多的不舍,路遙還是含淚簽下了這份離婚協議。路遙這一生過得太艱難了,小的時候被父母拋棄,臨去世時又被妻子拋棄。在路遙的世界,不僅只有平凡,還有數之不盡的困難。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XBERnMBd4Bm1__YSm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