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准旗大路鎮楊四圪咀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書婷來說,這個春節著實令人難忘。懷有4個多月身孕的她,堅持和同事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她說,肚子裡懷的是生命,肩膀上抗的是責任,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就要站出來。她用行動和作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你甚時候能顧上去產檢?」
春節,對楊書婷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和家人團聚的時刻,兩地分居的她,由於日夜忙於工作,很少能陪伴和照顧家人。大年初二,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楊書婷毫不猶豫地回到工作崗位。社區工作人員只有5個,卻要確保轄區600多戶、1800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壓力和責任之大可想而知。為了不讓同事們擔心,她沒有告訴大家有身孕的消息,而是和平時一樣和大家忙裡忙外,甚至忙得忘記產檢,直到家人提醒「你甚時候能顧上去產檢?」她才發現自己都錯過了產檢時間。
到崗第一天,楊四圪咀社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成立,她作為組長第一責任人,根據轄區的實際情況劃分東西六個疫情防控網格化片區,重點地區返回人員「四包一」制度落實到人。對轄區所有外來和返鄉人員實行一名社區工作者、一名網格管理員、一名村級衛生員、一名社區民警的「四包一」管控措施。並組織轄區居住的無職黨員和熱心居民成立了「抗疫突擊隊」「防抗巡邏隊」「健康宣教組」和「鄰里瞭望哨」等志願服務,充實了一線力量,用實際行動為轄區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楊四圪咀社區屬於城郊結合部,是103省道交通樞紐的重要位置,轄區居民居住的都是平房,平日裡轄區居住居民將近有600多戶、1800多人,沿街商鋪有270多個,這樣的地域特點不能集中設卡,根據這樣的實際情況,她提出聯合轄區民警、轄區衛生防疫人員「地毯式」排查,她親自帶頭一戶戶的走訪,一邊排查有無外來人員,一邊進行防疫知識宣傳,有危險她不怕,她相信只要科學應對總能戰勝疫情。針對轄區還有居民反映有小範圍聚眾打牌的現象,她提出讓轄區警車走街串巷利用擴音設備和警笛長鳴,警示居民不要聚眾賭博,在特殊時期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她讓社區工作人員手寫宣傳橫幅和手繪漫畫,貼在大街小巷,勸誡居民不要外出做好當戶措施,並利用大喇叭循環播放防控知識,小喇叭進區入巷巡迴廣播。防疫抗疫的氛圍濃厚,居民的舉報信息也多,從群眾的舉報中先後掌握了10多名外來人員的行蹤和軌跡,確保了疫情的防控防患於未然。103省道的環衛任務重,在這樣特殊的時節,垃圾清運又是一大難題,她組織社區環衛工、黨員志願者和熱心群眾清理垃圾一百多噸,並給轄區所有商鋪張貼不戴口罩禁止入內公告,挨家挨戶去排查大型宴會是否取消,同時親自和工作人員給開門營業的商鋪送消毒液,發放疫情防範宣傳資料。
「閨女,我能出去喂豬了嗎?」
楊書婷到楊四圪咀社區工作已經有五年時間了,但兒時的她經常在這裡度過寒暑假,和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在這裡工作,每一個地方,每一戶居民就像她的親人一樣。「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一定要心中裝著群眾,不怕找麻煩,更不怕受委屈,只要我們把服務做到位,群眾就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就是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楊書婷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同時也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從北京看病回來的田萬生一家,在隔離期間她親自去家裡了解情況,宣傳防疫知識並詢問孩子的病情,還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需求,從第一次到他家登記到隔離14天後送解除隔離書,每一次他們全家都很理解很配合,當拿到解除了隔離書那天,讓楊書婷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是:「閨女,我能出去喂豬了嗎?」原來田萬生家出去看病之前就把豬養在親戚家,回來又隔離了14天,這麼久沒有照看他們也很擔心,而他們為了不給社區添麻煩,從來不提要求。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楊書婷非常感動。
生命重於泰山,團結就是力量。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楊書婷一直認為她不是「特殊」的,所有工作在一線的社區工作者都有一些「特殊」的身份,但職責和責任是一樣的,那就是用實際行動為居民群眾築起一道「銅牆鐵壁」般的生命防護牆。
劉佼:巾幗行動 溫暖社區
她是勇於擔當的巾幗女將,她是勇敢無畏的鏗鏘玫瑰,她以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的擔當精神,在疫情面前迎難而上,讓黨旗更加鮮艷,守護著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她就是准格爾召鎮民和社區黨支部書記劉佼。
責任在肩,她是戰疫一線的「主心骨」
1月23日,准格爾召鎮黨委緊急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會,防控任務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民和社區轄區內有7個老舊小區和4個平房片區,兩條商業街,管轄區域分散,流動人口較多,大多數小區沒有物業等問題,都是防控工作中的難點,面對困難,劉佼迅速組織支部「一班人」制定應急預案和防控措施,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召集網格員安排布置防控任務,協調人員力量,第一時間展入戶排查工作,她與所有社區工作者實行網格化作戰模式,開展了細緻的地毯式排查,一系列快速有效的行動形成了一張安全網,為社區居民建立起一道健康防線,她在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敲開一個個緊閉的屋門,確認著每一個居民的信息,排除每一個隱患,面對一些不配合的居民,她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加強居民自我隔離意識。
群防群治,她是衝鋒在前的「戰鬥員」
在對7個小區卡口把控上,她嚴格按照上級對小區管理要求,對小區出入人員實行「一測、雙查、兩核對」(即對進入人員測量體溫;查身份證、出入證;核對人員身份、核對業主台帳)的辦法,在外防輸入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她主動帶頭在民和小區卡口值班值守,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嚴密排查小區里的每一戶居民,詳細登記每一位進入小區的居民。為了讓社區居民自覺遵守封閉管理規定,她把上級下達的指示指令梳理核對清楚,該貼的貼、該掛的掛、該播的播,儘管這樣,仍有不少人員對疫情的危害認識不足,對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持、甚至出現排斥、抵抗等行為,強行沖崗,公共場合不戴口罩,有事沒事在小區閒逛、聚集,故意反覆出入卡口,拒不接受體溫測量,謾罵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等現象時有發生,她總是耐心的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她常說:「只要疫情不在小區出現、只要居民身體健康,受點委屈沒什麼。」
她深知要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單單靠社區工作者是不夠的,必須廣泛參與,要堅持群防群控、依靠群眾。她帶領社區工作者加強宣傳引導,先後入戶向居民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2000餘份,建立了15個居民微信群,在微信群宣傳防控知識,引導居民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切實有效的增強了群眾對政府防控的信心,同時她積極動員轄區單位及群眾參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在劉佼書記的帶動下,社區先後成立起「黨員志願先鋒隊」、「居民志願應急服務隊」、「巾幗志願巡邏隊」等三支隊伍,共40 多人,承擔著小區出入口值守、樓院環境消殺、流動人口每日排查等任務,她將三支隊伍共同組成「小區防疫臨時黨支部」,將黨旗牢牢樹立在一線,將作用充分發揮在一線。
牢記使命,她是為民服務的「跑腿人」
「你好,我是住在神鹿小區的,家裡停電了,我現在隔離期間也不能出去。」早上還不到7點,劉佼書記就接到了這個求助電話,這個隔離人員是從江西重點地區返回的,出入存在安全隱患,「好的,我幫你解決」。類似這樣讓幫忙買東西的、送酒精的、問詢情況的、開證明的電話一天要接十幾個。針對居家隔離人員的實際困難,她組織社區志願者進行代購上門服務,她作為社區管控責任人,經常為隔離醫學觀察居民代購生活必需品送貨上門,並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進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導,有效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壓力。
她是女兒,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更是這場突如其來疫情的堅定逆行者,沒有哪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哪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溫暖已照耀在准格爾召大地,戰「疫」陣地上已開出最美的花,她用實際行動書寫疫情防控的巾幗力量。
來源:准格爾旗發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