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雍正皇帝的後宮,可能大多數讀者會想到《甄嬛傳》中的那些女人,然而,《甄嬛傳》畢竟是虛構的作品,不能反映歷史事實,如果要真正地了解雍正後宮,還要從清朝史料中著手,比如說《清史稿》、《清實錄》等等。
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後宮大約有三十位后妃,嬪位以上的只有八人,分別是孝敬憲皇后、孝聖憲皇后、敦肅皇貴妃、純懿皇貴妃、齊妃、謙妃、寧妃和懋嬪,剩下的都是一些中下級嬪御,而在這八大主位妃嬪中,只有謙妃和寧妃不是雍正潛邸的舊人,因此,想要在雍正後宮出人頭地,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今天筆者要講的是雍正後宮中的最後一位妃子,即張貴人。
張貴人,疑姓張氏,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是雍正十三年三月,即雍正執政的最後一年,此時的雍正已經是58歲的老人了,對於妃嬪的需求自然不再那麼高了,但是這一年的三月份,張貴人卻被封為常在,稱張常在。
從這個初封來看,張貴人可能是來自內務府的一名包衣女子,雍正十三年通過宮女選秀進入紫禁城,也就是說,此時的張貴人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妙齡少女,既然家世不怎麼樣,卻能被皇帝看中,這說明張貴人定是一位貌美如花的美人了。
雍正十三年四月,就在張貴人被封為常在僅過了一個月,張貴人便被晉封為貴人,兩個月連著晉封,這在雍正後宮中並不多見,從後面的歷史發展來看,其實張貴人四月份的這次晉封是有原因的。根據後來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一日為張貴人行周年致祭禮的情況來看,張貴人去世的時間應該是雍正十三年四月,即其被晉封為張貴人的這個月,因此,這次晉封極有可能是雍正對張貴人臨終前的一次安慰。
從張貴人雍正十三年三月封常在,到雍正十三年四月去世,張貴人只在後宮生活了兩個月。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張貴人去世僅過了四個月,雍正皇帝便突然崩逝於圓明園,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張貴人極有可能是雍正最後的一位妃子。
縱觀張貴人一生,能夠成為皇帝的女人,固然是一種幸運,但不幸的是她卻是一個紅顏薄命的女人,話說回來,正是因為張貴人成了皇帝的妃嬪,我們才知道她的存在,即便她只是歷史上的一位匆匆過客,這就是後宮女人的宿命,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