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縣楓林鎮:水源忙農耕 隊員勤獻招

2020-03-23     陽新新陽網

「余隊長說得對,田地不能荒著,產業扶貧搞起來,貧困戶才能多掙錢、多掌握技術。」水源村胡海組150畝荒地整理的井井有條,貧困戶埋頭忙碌,村幹部胡慶良滿臉欣慰。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該把疫情損失奪回來。村支書何育武與下陸區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余亞忠一拍即合。「村裡在胡海組河道兩側流轉有土地,土質和水源都不錯,可發展多品種種植。運營機制要搞活,管理人得選准!」余亞忠提出建議。

3月中旬,胡海組河道西側套種60畝臘米西瓜、東側種植90畝玉米的計劃商定下來。農時不等閒,人機齊上陣,說干就干。憑這幾年經驗,余亞忠帶著隊員參與現場組織指導,臘米苗要剪枝、間距保持4米,西瓜芽朝下、用細土覆好,務工村民邊學邊做、毫不馬虎。幾天功夫,150畝荒地就平整出來,4200株臘米苗如軍人隊列般齊整,3.2萬顆西瓜種籽進入穴盤育苗,一周後玉米也可機械播種。

胡慶良負責基地管理。人勤話不多,苦活帶頭干,沒半點官架子,是務工貧困戶馮桂英婆婆對他的評價。在胡慶良的帶領下,20多位村民本灣組務工,貧困對象就有16人,每人每天可以掙到120元。運營模式也有可喜變化,村級不再大包大攬,發動村民出資入股,只交納定額管理費,收益的大頭分給村民。

江二灣30畝桃樹西瓜套種緊鑼密鼓。「疫情還沒完全結束,口罩要戴上!」余亞忠提醒務工人員注意自身防護,每天遍訪產業基地的時候總要捎上口罩。

六月西瓜就可上市了,預計產量30萬斤。余亞忠與何育武商量,疫情結束就去下陸地區對接農批市場和商場超市,爭取企業訂單,提前打通銷售渠道,努力讓村民多賺些!

(來源:雲上陽新 通訊員 胡扶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JPABnEBiuFnsJQVzV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