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男性讀者來信說:據他觀察,他家孩子對媽媽那邊的娘家人更親。比如逢年過節,孩子都願意跑去外婆家、小姨家玩。但卻很少願意跑去奶奶家、大伯家做客。導致爺爺奶奶都有意見,甚至覺得是不是兒媳婦在孫子面前說了自己的壞話了!
其實這位讀者的遭遇不是個例,在許多家庭中都有這個現象。主要是以下幾個關鍵原因,當爸爸的別覺著委屈。
1、孩子依賴媽媽,從小跟娘家人走動多。
表面上看,孩子爸爸這邊親戚和媽媽這邊的親戚都是親人,並沒太大差別。但孩子表現出明顯的親疏有別,讓人很費解。但是,仔細想想:很多孩子從小是由媽媽帶大的,對媽媽比較依賴。所以媽媽平時跟誰來往得多,當然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社交。
因為媽媽從小跟娘家這邊親戚生活在一起,婚後有啥事情,都傾向於找自家親戚幫忙。所以孩子隨媽媽,跟那邊娘家人會走動比較多,更加親近了。
2、媽媽的娘家人,更願意像「貴賓」一樣招待孩子。
孩子跟誰比較親,也和別人對他的態度有關。一般情況下,孩子媽媽那邊的娘家人,會把孩子當成「貴賓」,不會打罵,平時多半以禮相待。因為孩子畢竟跟自己姓氏不同,以後來不來往還不一定。萬一沒招待好孩子,他心裡暗暗記仇,不來往了呢? 但是,孩子爸爸這邊的親戚就不一樣了,他們會認為孩子跟自己姓氏相同,是一家人。所以,孩子該教育的時候就教育,態度上會比較嚴厲,有時讓孩子受不了。
3、孩子跟娘家人親,其實是爸爸不作為。
孩子跟媽媽那邊的娘家人更親,從本質上來講,還是爸爸不作為。很多爸爸把帶孩子的責任推給媽媽,使孩子和爸爸這邊的親戚來往的機會太少。所以,孩子會對兩邊親戚的態度有差距。因此,爸爸也別覺著委屈,要想想:是不是平時自己帶孩子太少了?
各位寶媽,你家是不是對娘家人比較親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