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的騰衝直播,這次我將在騰衝待上近一個月。每天直播前一天的一些趣事和圖片,讓大家和我一起,愛上騰衝!
11月21日,天氣:晴
清晨漫步銀杏村。
老字號的火燒肉米線,六種調料的稀豆粉,還有熱乎乎的銀杏酥。
著名的熱海大滾鍋。不過在旺季,5A景區的遊客,可真不少。
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中國唯二的有青天白日旗的地方。這段滇緬抗戰的歷史,不僅騰衝人不能忘記,整個中國人民都不能忘記。
午餐是放在了「大加工」,騰衝老百姓喜歡的一個地方,看這個霸氣的架勢。
用料講究,製作精細,湯是大骨熬成的,上好的精肉,成就了一份精緻餌絲,被當地人稱為「大加工」。
下午回到和順古鎮,重頭戲是入住柏聯。
古箏,柏聯普洱茶的歡迎儀式。柏聯作為本土中式美學奢華酒店的代表,瞬間征服大家。
其實和順古鎮很大,一兩個小時,或者逛一次,根本不夠。所以,我們又第N次返回了和順古鎮。
和順圖書館,作為一個鄉村古鎮,藏書多,愛書的人更多,還獲得了胡適等名人的題字。
馬幫博物館、走夷方博物館。騰衝作為南方古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翡翠貿易的歷史輝煌。
彎樓子博物館,騰衝首富之一的家。家裡仍舊放著幾十年前從國外帶回的烤箱,保險箱等老物件。最感動的是,之所以稱之為家,因為彎樓子的主人,李奶奶,還住在這裡。她還是艾思奇的一個妹妹。88歲的高齡,很健談。儘管家人大部分在國外,其他人也已經去到國內各處,但李奶奶還堅持住在彎樓子裡。來博物館的人,可別錯過與李奶奶合影聊天哦。
晚上來到古鎮吃私房菜。這家可是懸掛著慈禧御賜的「福壽」牌匾真跡。古鎮里總兵府那個,還是複製品呢。給大家介紹幾個騰衝特色菜:土鍋子:
也叫火山熱海。下午2點就開始製作了。熬底湯需要用新鮮排骨或筒子骨及雞肉熬制,然後鋪上豐富的底菜:芋頭、山藥、白蘿、胡蘿、油炸臭豆腐、黃筍 (或黃花菜)、黃條、酥肉、泡皮等等十幾種食材,按照一定程序安放燉煮。擺放出來的土鍋子造型美觀,原汁原味,十分美味。大薄片:
之所以叫「大薄片」,是因為其形確實「大」,「片」好的大薄片大如手掌,卻薄如蟬翼。在騰衝,最有名的大薄片當是武家已經傳承四代的武氏大薄片,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武氏大薄片就美名遠揚。在騰衝更是街頭巷尾,人盡皆知。騰衝人吃大薄片的方法就是涼拌,佐以豌豆粉或是米線,點綴上萵筍、黃瓜、胡蘿蔔切成的「涼三絲」,最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用辣椒、醋、醬油、鹽、姜、蒜、花椒油、芝麻油、香菜等數十味配料調製成的蘸水,往上一澆,清透晶亮的大薄片頓時活色生香,吃起來爽口脆嫩,讓你完全忽視了肉食的膩味,炎炎夏日最開胃消暑的一道菜。以白色的大薄片包裹金黃色的豌豆粉,做成節理狀火山石狀,並堆垛起來,美其名曰「金銀堆」。相傳騰衝古火山來鳳山上有一石堆,名為「金銀堆」。騰衝人以前出國走夷方都要到那裡祭拜,以求遠行平安,抱財歸家。人們吃「金銀堆」的深意也在於此。頭腦:
這個是最好玩的,居然有這麼個菜名。看著也是五顏六色好大一碗。有干糍粑片、雞蛋、雞脯肉絲(或是火燒肉絲)、火腿絲、豬肉、蛋絲、豆腐絲、甜白酒 ( 醪糟) 、冰糖、芫荽等,已經超越了八珍湯的八味原料。春節吃一碗頭腦,意味著一年到頭都聰明,遇事頭腦清醒,有條有理,聰明靈活應對各種事情。11月22日,天氣:晴住這麼奢華的酒店,行程就應該放慢節奏。
早上先來一碗超級好吃的臘鵝餌絲。再去柏聯茶園找神仙姐姐喝茶。昨天下午喝了月光白,今天上午茶藝師推薦的是古樹茶。臨近中午的時候,又去古鎮了。
這次是為了體驗柏聯遊船。這是一款柏聯特別款的遊船項目。搭乘木船,柏聯茶藝師給大家泡普洱茶,準備了小茶點,其中那個長的跟核桃一模一樣的點心超級好吃。
儘管已經過了荷花季,但是濕地的風光還是非常美,遠處的火山,眼前的田園,近處的水鳥。一邊品茗,一邊欣賞風景。
來到一處涼亭,還有傈僳族+怒族的四個小伙子,現場表揚自己原創的歌曲。
隨後又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今天中午的銅瓢牛肉,獲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評。不停的加牛肉加牛肉!
吃完牛肉,經過咖啡館,咖啡雪糕再來一根!
下午就是柏聯酒店休閒放鬆時刻。柏聯酒店以溫泉出名。耗資5000萬打造的溫泉系統,加上騰衝本身優質的碳酸溫泉水資源。除了房間內的私湯,公共的花園溫泉,有26個泡池。
傍晚6點,每天上演的鴨鴨大遷徙。鴨鴨們集體奔柏聯後廚啦。
晚上是告別晚宴:柏聯銀杏主題宴。
給第一個團的行程,畫上完美句號!
未完待續
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了解更多自然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FaEDnYBjdFTv4tAJZ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