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抻八虛,邪難藏:緩解心肺不適,中醫建議這樣拍

2019-11-19     奇妙的本草

小草常聽到中醫說抻八虛,這八虛指的是人體最薄弱的地方,分別是雙腋、雙肘、雙髀(也就是雙胯)以及雙膕。八虛與體內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黃帝內經》關於八虛的記載有「人有八虛,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由此可見八虛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因為八虛是人體皮膚薄弱的地方,所以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的部位,比如五臟之邪就喜歡藏於八虛。

中醫認為抻八虛能夠有效疏通經絡,起到養病強身的功效,抻八虛小到治感冒、大到治疑難雜症,是道家不外傳的秘訣。那麼,抻八虛的具體做法是什麼呢?

抻八虛的具體做法

抻八虛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雙腋,拍打雙腋時,用四個手指在腋窩正中處輕輕彈撥,也可以握空拳,沿著手臂中線慢慢拍打。拍打雙腋主要是拍打腋窩下的極泉穴,要注意的是,這個穴位不需要用力拍打,輕輕拍打即可。

抻八虛可以治療肝臟疾病、心臟疾病。八虛中的兩腋是肺經、心包經、膽經和心經途徑的部位,肺經不通,則心煩胸悶;心包經不通,則腋窩腫脹;膽經出問題,則肋骨疼痛;心經不暢,則手臂冰涼,咽喉不適。因而,抻八虛中的拍打兩腋,可以緩解以上多種症狀。

心煩抑鬱時,掐住腋窩下的極泉穴,能夠使心情逐漸平靜下來。若是因為氣急攻心而出現暈厥,同樣可以刺激極泉穴,疏通瘀滯的氣血,緩解肝火。平時常拍打兩腋,還能預防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疾病。

抻八虛第二個步驟是雙肘,肘窩是心經、肺經和心包經三者通過的地方,並且尺澤穴和曲澤穴都藏在肘窩處,所以,拍打肘窩可以去邪氣、去病氣。在拍打時,把手臂伸直,找到手臂上的肘橫紋正中處,然後用大拇指按住定點,手指四指併攏輕輕拍打,力量可緩慢增加,如果身體虛弱或者是有重疾,需要將拍打改成推擦。

抻八虛能夠緩解心肺病症。古人認為,心肺之邪氣,留於兩肘之間。八虛中的兩肘部位,是心經、心包經以及肺經三條經絡通過的地方,而且還有兩個重要的穴位:尺澤穴和曲澤穴。在拍打兩肘時,也同時刺激了這兩個穴位,尺澤穴具有瀉火、清肺氣的功效,能夠治療口腔異味、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等問題,而曲澤穴則能寧心降逆,對於心慌氣短、急性腸胃炎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又因為肺主皮毛,在拍打雙肘時,對皮膚瘙癢等皮膚問題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抻八虛中的拍雙髀,主要就是拍打雙髀中的氣沖穴和沖門穴,雙髀即是大腿內側與小腹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腹股溝,只需要站著時,用雙手輕輕拍打兩側腹股溝即可。

抻八虛對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具有緩解功效。通過拍打兩髀,刺激氣沖穴、沖門穴,能夠加速氣血運行,驅除體內的病邪。

抻八虛最後就是雙膕,也就是兩個膝關節的後面。《黃帝內經》對於雙膕的描述是「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拍打雙膕選擇下午3點至5點這個時間段最佳,因為此時的膀胱經最旺,拍打的效果最好。可以坐在凳子上,手握成空拳敲打即可。

抻八虛還能防治腰痛疼痛。古語說,腎有邪,則留於兩膕。也就是說,拍打兩膕能夠起到補腎養腎的功效,而腎氣充足,則腰背問題自然得到解決。

抻八虛的具體做法可以總結成:彎弓射鵰抻心肺、舉手把肩祛肝邪、虛步勾足健脾腎,每一個部位的拍打,都需要注意保持頻率的規律性,並且力度一定是緩慢並且是均勻的。

八虛不通症狀

八虛是人體最薄弱的位置,也是人體最「寶貴」的位置,堅持抻八虛,驅除病邪,養生健體。八虛不通,五臟皆受損。由於八虛與五臟聯繫密切,又是身體薄弱之處,氣血也相對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外界侵擾。因此,八虛不通,會出現疼痛、不能屈伸等問題,而兩腋對應肝,兩肘對應心肺,雙髀對應脾,雙膕對應腎,當八虛不通時,這幾個臟腑則出現問題,譬如心臟不適、脾胃不適、肝臟受損等。

因此,抻八虛不僅可以強筋健骨,而且還能有效預防疾病。每一虛都對應著不同的穴位和器官,堅持抻八虛對身體健康有著非同凡響的作用。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9JDhG4BMH2_cNUgqy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