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反尋找結構性機會

2019-11-19   打板清風

弱反尋找結構性機會!

周一指數的上漲,讓市場情緒樂觀有所恢復!

雖然權重券商、鋼鐵的拉升對於指數有推動作用,但科技股的回暖也刺激了題材概念的活躍,表現在盤面上就是個股漲停的擴大,以及兩市個股上漲家數明顯占據優勢!

當然這還是要得益於政策性的積極信號!周一宣布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至2.5%,偏寬鬆的貨幣基調已經基本坐實,使得市場面臨流動性緊缺的壓力優勢趨緩!

目前市場的結構性分化嚴重,滬指圍繞2900點震盪休整,但部分「硬核」科技股則逆勢大漲,中小題材股開始表現,對此需引起重視!

從7月初開始,創業板指的走勢就要持續好於上證綜指,基本上確立了相對大盤的優勢地位。目前在權重頻頻出手護盤搭台的情況下,以科技股為主的創業板指數能否再度走強?

如果後市能夠滿足政策、業績和流動性三方面的條件,中小創偏強的風格要或延續!

首先就是政策方面!這塊是是核心!只有在政策的刺激下,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估值不占優勢的科技股才能迎來機會!

其次就是科技股業績改善的跡象得到市場的認同!數據顯示,中小創盈利增速改善明顯!創業板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88%,較中報的-21.31%降幅大幅收窄。

最後就是能果有流動性寬鬆的環境!國際方面,全球貨幣寬鬆。隨著美聯儲年內三次降息,2019年以來,全球30多個經濟體陸續開啟了降息周期,預計四季度全球降息潮繼續。

國內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上面在頻頻出手改善寬鬆環境!雖然表態不搞大水漫灌,但後續對民營、小微企業定向滴灌是可以預期的!

如果後市具備了以上三個因素,那麼後市相比高高在上的大白馬,低位的中小創股票,尤其是部分有業績支撐的成長性高的,而且價格仍然在低位的中小創個股有望迎來機會!方向仍然是通信、國產晶片、智能製造、雲計算等自主可控的核心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