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醫療、住房!貴州如何緊盯「三保障」、拔窮根?答案在這裡→

2019-09-06     貴州發布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關家國。9月6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貴州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在貴陽市召開。

2018年年初,省委省政府發布了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打響了以農村「組組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等「四場硬仗」。

行動一個接著一個。最終落點,都在民生上。

近幾年,貴州把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作為脫貧攻堅的「四場硬仗」之一,作為群眾脫貧與否的重要指標,讓貧困人口真正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教育扶貧——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精準資助兜底線。按照「精準資助、應助盡助」原則,貴州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階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確保了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保障了其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兌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自2015年我省率先在全國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政策以來,累計資助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69.35萬人次,發放資助資金53.02億元,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及學生「獲得感」顯著增強。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兩個「全覆蓋」,即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全覆蓋,每年惠及380餘萬農村中小學生和86萬農村學前教育兒童,「貴州特色」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升級版逐漸成型。

控輟保學促公平。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落實縣級政府控輟保學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控輟保學「雙線」(政府、教育)責任制、「七長」(縣長、局長、鄉鎮長、村委會主任、校長、師長、家長)負責制及整班移交、排查報告、勸返復學「三項工作制度」,認真落實控輟保學「五四」舉措(即堅持四個導向、建立四本台帳、列出四份清單、印送四張卡片、抓好四個一批),實施輟學學生台帳化管理,把控輟保學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和脫貧摘帽硬指標,確保義務教育階段人人有學上。

校農結合助產業。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我省全面啟動「校農結合」定向採購農產品工作,積極探索集團化推進「校農結合」,將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後勤食堂需求與我省貧困縣、貧困戶組織生產農產品精準對接,以銷帶產、產銷銜接,初步實現了學校後勤有保障、貧困人口有增收、食材質量有提升「一仗多贏」的局面。經統計,一年多來我省各級各類學校食堂累計採購農產品達114.12萬噸,採購金額達77.88億元,有效帶動了省內近4000個種植養殖基地發展,促進170萬畝土地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貧困人口10萬餘戶42萬餘人增收,覆蓋帶動近百萬群眾發展生產。數十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多次對我省「校農結合」工作進行了全面宣傳報道,紛紛「點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對「校農結合」工作作出批示肯定。

學生入學有保障。通過教育資金和項目持續向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傾斜,農村學前教育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實現全省所有鄉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農村適齡幼兒可就近享受到公益、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全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根本性改善,實現農村中小學「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農村寄宿制學校基本滿足學生在校寄宿生活需求。實施高中階段學校建設,高中階段教育跨越式發展,辦學瓶頸逐步突破,基本實現初中畢業學生都能進入高中階段學校學習。實施高校新校區建設,高等教育資源快速拓展。提前兩年實現全省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全面實現全省88個縣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達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228億元,支持各地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00餘所、全面改薄項目近3500所、城鎮義務教育學校項目100餘所、普通高中項目200餘所。累計在安置點所在區域完成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幼兒園333所,建成校舍200餘萬平方米,新增中小學、幼兒學位12萬餘個,努力保障搬遷群眾子女有學上、上好學。

教師隊伍有提升。以深入實施「特崗計劃」和「國培計劃」為抓手,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十三五」以來,我省招聘了2.58萬名特崗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特崗教師占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30.5%。「國培計劃」實施以來,我省獲得中央資金7.13億元,培訓農村教師達70萬人次,實現了全省農村教師國家級培訓全覆蓋。

健康扶貧——

從「看病難」到「安心治」

全力解決貧困人口有醫生看病的問題。聚焦部分行政村無合格村醫問題,截止7月31日,33個未脫貧縣367名村醫均已配置到位,其中,招聘207名,定期派駐69名,鄉鎮範圍內調劑使用25名,定向培養31名,現在崗人員培訓考核合格後使用35名。全省每個行政村衛生室都有1名合格村醫的整改任務全面完成。

著力解決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的問題。聚焦部分行政村衛生室不達標問題,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要求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外,確保每個行政村均有1所達標的村衛生室。10月底前,要基本完成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全面提升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持續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繼續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工作,推進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加強「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機制建設,開展縣鄉一體服務,加強鄉村一體聯動管理,切實提升縣鄉村醫療服務能力。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應治盡治,免費救治大病病種已擴大到25種,截至2019年7月31日,累計救治大病患者3.77萬名、共補償10.24億元。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重點加強對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範管理服務。截至目前,全省已組建家庭醫生團隊數951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554.84萬人。

危房改造——

從「茅草房」到「磚瓦房」

提前謀劃,確保住房安全。2008年,貴州率先在全國啟動農村危房改造「萬戶試點」工程,拉開了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序幕。2017年,我省率先謀劃實施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到2019年完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計劃比全國提前一年完成。截至2018年底,三年行動計劃已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0.64萬戶,占目標任務的90.8%,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26.48萬戶。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目前已開工4.85萬戶、開工率99.83%,竣工4.25萬戶、竣工率97.08%。

結合實際,整治透風漏雨。結合我省氣候冬季濕冷、夏季多雨、木結構老舊住房較多的實際,在住房安全的基礎上,我省開展了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專項整治工作。以「頂不漏雨、壁不透風、門窗完好」為目標,制定了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認定標準、驗收標準。截至目前,全覆蓋排查的30.6萬戶整治任務已竣工29.59萬戶、竣工率97.08%,計劃今年全面完成剩餘任務,全面消除透風漏雨現象。

完善功能,同步配套三改。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自2017年開始對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同步配套實施改廚、改廁、改圈,實現農房居、廚、廁、圈等合理分離,切實改善農房基本居住功能和衛生健康條件。我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新增的「三改」需求投入,由省級財政全額補助。我省還制定了農村危房「三改」基本驗收標準和「三改」簡易圖冊用於指導開展工作。

聚焦質量,整治人畜混居。按照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強調的要從對貧困群眾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格外關愛的高度推進人畜混居整治要求,貴州省住建廳牽頭會同多部門開展全省農村人畜混居整治,制定了貴州省農村人畜混居整治技術手冊,出台了人畜混居整治的實施意見,梳理了7.12萬戶的整治到戶台帳,實施分類整治分步推進,計劃於年底前全面消除我省農村人畜混居現象。

聚焦精準,確保不漏一戶。為確保2019年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圓滿收官,貴州省住建廳在全力開展資金使用、政策落實、打法精準等「五個專項治理」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了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整縣驗收,以100%完成農村危房「危改」「三改」任務、100%完成住房安全評定結果全覆蓋、100%完成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任務、100%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逐戶現場核實為核心標準,確保我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的精準不漏戶。

來源:多彩貴州網

記者:張玥 吳儀 胡夢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4NzCW0BJleJMoPMw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