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初中,擁有這6種標籤才是好家長,第3點很多家長會忽略

2019-06-28     敖爸聊教育

01

當孩子從小學邁入初中之後,將面臨著課程增加,身體發育,還有三年之後的中考升學壓力等等,容易在心理上產生煩躁與焦慮,在思想上出現困惑與迷茫。

作為家長也無疑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很多家長會在心裡忐忑不安:

做小學生家長我還能應對的過來,現在孩子升入初中了,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受孩子歡迎和認可的好家長呢?

總體來說,一個優秀家長要學會順應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從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態度及對孩子的成長期望值等方面做出與時俱進的調整。

02

具體來講,家長可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第一,要理解和傾聽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升入初中,就開始會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可能不會像小學時那樣經常粘著父母談心。

此時,作為父母不能坐等孩子找你聊,而是要主動出擊,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尊重,這樣孩子也願意聆聽父母的看法。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

初中生已慢慢步入青春期,再也不會像小學階段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此時家長要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來對待,給孩子一定的空間,有事同孩子商量。

第三,要有未雨綢繆意識,引導孩子提前規劃未來學業

這一點相信有不少家長會忽略,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人的做事習慣是,只有事到臨頭才設法去應對。

儘管中考和高考是三年和六年之後的事情。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孩子升入初一的時候,家長就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引導孩子著眼於三年六年之後,樹立自己這三年乃至未來六年的志向和追求。

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這將直接影響著孩子整個中學生涯的狀態,包括如何度過初中這三年?選擇什麼高中?六年後準備報考怎樣的大學?將來大學計劃學習什麼專業?甚至是未來的職業規劃等等。

引導孩子提前規劃好未來學業,不僅家長感到踏實,孩子更有明晰的目標追求,大人小孩都有方向感。

第四,要與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

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家長在教育孩子中,不以家長的身份,而是以平等的朋友身份,通過共情的方式,和孩子建立高度信任的關係,這有助於家長順利解決以後遇見的一些棘手教育問題。

如果發生了言語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主動停止與孩子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第五,繼續陪伴孩子高質量閱讀

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閱讀,如果能夠讓孩子持續保證高質量的閱讀,那麼三年之後的中考、六年之後的高考,你一定會感謝當初能夠堅持閱讀的自己。

但初中階段有太多的誘惑,既有手機、又有電腦,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實在不易。

但一個優秀家長至少每天會拿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這有利於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第六,平穩做好青春期教育

初中三年,是孩子成長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開始了由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過渡。

這個時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變化實際上是不同步的,導致孩子會對青春期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感到緊張和困惑。

為應對孩子的這一變化,家長要對孩子提前做好青春期教育,包括自身要多閱讀關於青春期教育方面的書籍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正常異性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發展各種有益的興趣愛好。

當家長做足了這些基礎教育工作,孩子就能夠非常坦然地面對異性交往,反而不會出現家長所擔心的早戀等結果。

03

初中是孩子重要的成長階段,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一般來講,好的高中學習氛圍都更加濃厚,當孩子身處這樣的良好學習環境,在未來的高考中無疑就增加了不容小覷的勝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xDkYGwBUcHTFCnfSH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