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豬有腿拐的現象,許多人會懷疑是飼料中缺鈣了;那麼缺鈣引起的腿拐是什麼樣子呢?
這是網上一篇文章的介紹:豬缺鈣,早期表現為食慾減退,不活潑,異嗜癖,喜臥地,害怕擁擠。中期病豬動作僵硬拘謹,呈拱背姿勢,後軀搖擺,有的出現跛行,兩後肢跗關節向內側凹進,呈「八」字形叉開,看上去四肢軟弱無力、疼痛,飲食減少,經常臥地。後期病豬臥地不走,兩後肢前伸於腹側,兩前肢彎曲於胸下,臥地後無法站立,強行驅趕或拉起尾巴使其站立時,則痛苦嘶叫,四肢顫抖,無法飲食。大多數病豬跗關節後下方3厘米處有3×4厘米左右卵圓形囊狀腫脹物,內含漿液或膿樣液體。
除了缺鈣,引起腿拐的原因還有很多,如口蹄疫、腐蹄病、外傷、蹄裂、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會引起豬的腿拐,每種腿拐的症狀都是不同的。豬缺鈣後,牙也會變軟,所以食慾減退;缺鈣是全身性的,所以四肢都會顯得疲軟,豬不願活動而願意躺臥;而外傷等往往只是一條腿有症狀;
缺鈣與口蹄疫都是四肢都發軟,但口蹄疫會發燒,同時會有水泡和傷口,而缺鈣不存在體溫升高和水泡;風濕性關節炎,是在剛站立的時候疼痛明顯,活動後症狀就減輕了,而缺鈣的豬是不願活動的;另外,如果缺鈣,往往不會是一頭豬,而是一群豬。所以,遇到豬有腿拐的現象,不要單純地認為就是缺鈣,而應該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