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是害怕變老了,還是害怕沒有能力的變老

2019-11-01   壹創新商學

最近重溫了一下圓桌派,在年初的時候出的那期番外節目,主題叫做「初老」。

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開始老去的?

嘉賓馬家輝在節目裡說:有天晚上睡到半夜醒來,一回頭看到一個大媽。然後他意識到這個大媽是自己的老婆。

他說:意識到自己變老的時刻,其實是發現身邊的人已經老了。

就像現在一樣,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開始跟不上朋友圈裡大家討論的話題。

微博熱搜上出現的某某明星某某綜藝,都是自己沒有看過的。

有一天去公司上班,和人事小哥聊起來最近新來的幾個實習生,一水的95後,甚至夾雜著幾個剛上新大學的00後。

你摸著自己眼角處開始的褶子,開始恐懼變老。一邊感慨著自己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老阿姨」「怪叔叔」,年輕人一代更比一代強,自己是跟不上了,一邊開始瘋狂的敷面敷,買各種保健品,試圖將自己武裝起來。

每一個年齡段都有用每一個年齡段的獨特的味道,變老曾經作為一種人類發展的自然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卻開始恐懼這種現象。

我們為什麼開始恐懼變老?我們恐懼的變老真的只是容貌上面的嗎?

首先,我們恐懼變老其實是自己的能力不夠。

馬家輝在圓桌派裡面說:「假如你感覺自己老了,你不是老了,你是恐懼老,恐懼自己能力不足夠,你有焦慮。」

根據《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在幾萬名的調查對象中,只有不到5%的職場白領不焦慮,不焦慮怎麼能叫一個合格的職場人?

我們面臨著時代的迅速更迭,大量的信息開始如山如海一樣湧進你的面前。

我們曾經驕傲著說可以掌控住整個世界,最後面對著太多的未知和時代帶來的衝擊,當我們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應付各種問題的時候,我們開始懷疑自己,開始焦慮時間不夠,開始畏懼變老,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無所畏懼的底氣和一往直前的勇氣。

都說90後年近30了,你在職場上面有什麼?不高不上的工資,不尷不尬的地位,陌生又熟悉的同事關係,一眼可能就看到盡頭的職場生涯。

而另外一撥90後們,美團榛果民宿的CEO馮威赫、位元組跳動公司旗下的西瓜視頻的負責人張楠、陌陌運營的副總裁鄭毅等等,我們還沒有準備好。一批90後就已經開始走上了企業高管的征途。

看看周圍,看看媒體渲染出來的成功學氛圍,這種感慨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年齡的恐慌感,直接讓變老成為避而不及的話題。

其次我們恐懼變老是這個世界不希望你變老。

商家們總在生產更多想要讓你看起來更年輕的商品,商家們也總會請更年輕的模特來代言自己的產品。一旦某某明星年近30,眼角的魚尾紋都值得被媒體拿出來大肆討論。

更別提網際網路公司一直盛傳的35歲危機。年輕人恐懼變老,是因為這個時代不希望你變老啊。

年輕和衰老一直是相互對抗的兩組概念,變老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可能面臨著來自身體上的反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開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而首先對你衰老這一情況作出反應的就是日漸嚴酷的社會淘汰機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自己已經被更年輕的求職者所淘汰了,特別是女性求職者。一旦邁過了30歲的這條坎,社會就開始對你變得格外殘酷,HR開始想方設法尋求更年輕有才華的替代者來將你替代出去。

這種時刻戰戰兢兢,擔憂被時代擠下去的「被淘汰感」,直接讓我們對年紀衰老帶來的恐慌加碼。

年輕人就是一邊感慨著時光如流水,羨慕別人的成功,一到自己身上只會擔心憂慮,卻不想著做出絲毫的改變。

改變不了現狀,又跟不上新的時代,恐懼變老焦慮自然而然會產生,而且日復一日最終形成一個死循環。

既然害怕變老,就要學著和時間去賽跑,與其感慨著別人的成功,憂慮著自己的未來,不如將有限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像馬家輝說的:若你有能力,有自己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那感覺的不會是老,而是成熟。

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時間流逝,自己慢慢變老,而是要積攢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我們現在所做每一件小事,都會在時間的沉澱中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