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4歲以下的孩子們!
發熱、咳嗽是兒科冬季常見症狀。
不巧,另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腺病毒肺炎,也以發熱、咳嗽為首發症狀。
但是,腺病毒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地位可不一般——
感染好發於任何年齡,但80%以上遭殃的都是4歲以下孩子;
臨床表現多樣,病情有輕有重;
重症肺炎及播散性感染可見於免疫正常及免疫缺陷者;
重症肺炎中腺病毒感染髮病率較高,而且併發症又多又嚴重,死亡率高,倖存者還易遺留肺部結構和功能異常。
幸而,在今年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河北省兒童醫院的安淑華教授將兒童腺病毒肺炎的診治進行了詳細梳理及分析,趕緊一起學習一下!
1、什麼是腺病毒?
腺病毒,一種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目前已知至少90個基因型,70多個血清型,但只有1/3引起人類致病。
其中與人類疾病相關的血清型是1~5、7、21、41型;兒童感染80%是1~7血清型,3、7型是亞洲常見;55型曾引起多國發熱性呼吸道感染的爆發。不同型別組織嗜性、致病力、流行地區等特性不同,既可引起輕微的感染呈自限性,又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危重症。
腺病毒很頑強,對多種消毒劑都不敏感。不過95%的乙醇或紫外線照射30分鐘或56℃30分鐘可以把它滅活。
此外,腺病毒感染還可導致一些罕見疾病,包括出血性膀胱炎、肝炎、出血性結腸炎、胰腺炎、腎炎或腦膜腦炎。
圖1:腺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圖片來源安教授PPT
2、腺病毒是怎麼纏上我們的?
其實腺病毒一年四季都可流行,尤其以冬春季多見,地域不同流行季節稍有不同。腺病毒基因型、血清型多樣,不同型別隨時間變化可引起流行或爆發。
人群普遍易感,但最常見於4歲以下兒童;
亦見於封閉或擁擠的環境中健康兒童;
合併慢性基礎疾病、免疫缺陷、器官移植、HIV感染等疾病時,更易發生重症。
腺病毒感染的潛伏期一般2~14天;傳染源為患者、隱性感染者,潛伏期末至發病急性期傳染性最強;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手口、鼻、眼)、糞口傳播。
圖2:安教授分享所在醫院2014~2015年間兒童腺病毒感染情況
/圖片來源安教授PPT
需要注意的是,腺病毒還能以潛伏感染的形式持續存在,當免疫功能紊亂時再次激活。
3、感染腺病毒後有哪些症狀?
腺病毒感染通常急性起病,病初即為39℃以上稽留高熱、咽痛(部分咽扁桃體可見白色點片狀分泌物)、咳嗽、喘息,可伴有消化道症狀。
輕症1周左右體溫正常,症狀也隨之消失。
重症患兒
病情進展快,持續高熱,體溫>40℃,陣發性咳嗽,伴喘息、呼吸困難、三凹征陽性。
危重症患兒
可能出現精神煩躁或萎靡、呼吸困難,也可有感染中毒症狀,甚至出現循環灌注不良及神經系統改變。
此外,感染後併發症及後遺症多,持續腺病毒感染可誘發氣道慢性炎症(例如遷延性細菌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
而重症肺炎/播散性感染死亡率高,國外報道在免疫低下的患者10%~30%出現播散性疾病和呼吸衰竭,死亡率可高達30%~50%,國內報道死亡率10%左右。
重症腺病毒肺炎後遺症: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遷延性細菌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縱膈下氣腫或皮下積氣、胃腸功能障礙、中毒性腦病或腦炎、膿毒症、嗜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
4、哪些實驗室檢查可以提示腺病毒感染?
血常規可能看到白細胞總數正常、稍高或減少/C-反應蛋白正常或輕度升高。
影像學檢查輕重與臨床相一致。
胸片無特異性,輕症僅有肺紋理多,局灶性、雙肺內帶點片狀模糊影;重症大葉實質性浸潤,多灶性融合病灶、部分可有氣胸、皮下氣腫、胸腔積液,甚至出現「白肺」。
胸部CT輕症示肺實質改變,雙肺受累,實變向心性分布等,重症示雙肺多葉浸潤,多發磨玻璃影、團簇狀影、大片實變影,可有胸腔積液。
病毒分離和血清血鑑定是診斷金標準,但不適於臨床早期診斷。
抗原檢測
多採用免疫螢光法,標本為鼻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發病初檢出率最高,重症病例2~3周仍可陽性,也包括繼發感染。
PCR檢測
比傳統的病毒培養和病毒抗原檢測敏感性更高,標本為鼻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等。實時定量PCR可對病毒進行定量分析,幫助預測病情嚴重程度。
5、腺病毒肺炎如何治療?
目前我們對腺病毒肺炎還沒有特殊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合併細菌感染時選擇適宜的抗生素。同時做好隔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臟器支持:呼吸支持(有效氧療),循環支持(注意液體量和速度),免疫調節劑(激素、免疫球蛋白)。
尚無特效的抗腺病毒藥物,西多福韋是胞嘧啶的無環核苷磷酸酯衍生物,對皰疹病毒腺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均具有抗病毒活性,國外用於重症腺病毒肺炎及移植後腺病毒感染的臨床治療。
其他治療還包括適時支氣管鏡治療、血液凈化、ECMO等。
目前,該病沒有預防性疫苗可供使用。因此,做好預防十分重要。
敲重點
1 冬春季流行季節出現以下情況時,一定要警惕腺病毒感染:
持續高熱、呼吸困難、胸片進行性加重;
住院患者臨床症狀好轉,再次出現持續高熱和/或呼吸困難,尤其原發感染是支原體且大片肺炎者。
2 腺病毒合併其他毒力強病原感染時(麻疹、流感等),病情進展更快,更易出現呼吸衰竭甚至ARDS。
3 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對症綜合治療為主。
4 早期識別重症,及時準確評估氧合,給與合適氧療,動態監測胸片,調節免疫,維持循環、內環境穩定,保護重要臟器,降低病死率。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道專家:河北省兒童醫院 安淑華教授
本文整理:醫學界NCCPS 2019報道組-陳鵬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