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對策題不會寫?老師教你如何準確找到要點

2019-07-30     申論一點通

從近五年國考的考查情況來看,提出對策題考查的比重有所下降,自2013年之後,國考不再單獨考查提出對策題,而是與其他要素結合考查。比如,提出對策一般會以下面這幾種出題形式出現:歸納概括題中要求歸納相關對策、綜合分析題最後一步往往也會涉及到提出對策、貫徹執行題當中建議書就是很典型的提出對策題,在最後申發論述大作文中常常會針對前文談到的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因此,雖然沒有單獨考查提出對策題但並非完全不考,該部分仍是我們要重點掌握的內容。

那麼針對該種題型,有哪些方法技巧可供借鑑呢?在這裡,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對策來源

我們在作答時肯定是圍繞著原材料進行挖掘,而材料中所隱含的對策一般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1、直接對策,即可以從給定材料直接提煉獲取,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難度係數並不高。大家可以從以下這三個方面入手:

重點關注給定材料中的出現的標誌性詞,比如:應該、需要、採取、對策、辦法、建議、措施等;

關注權威詞,比如:某專家/學者/研究人員指出、某領導/主任/負責人強調等;

關注相關國家政策,比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國家政策文件後面一般給出相關的做法,我們的對策也可以從中提煉獲得。

此外,引導直接對策的關鍵詞不止上述幾個,有些材料語句的表達會比較隱晦,需要在對題干以及材料深入把握的情況下,才能提煉得出。在考試作答時,也可以關注一些動賓(動詞+賓語)表達結構的語句,比如:創新黨建工作機制、鼓勵相關企業採取科學的商業模式等。

2、間接對策,即無法從給定材料中直接提煉獲取,需要對材料中反映的相關問題等進行反推獲得,主要可以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入手:

由原因反推對策,例如:「旅遊亂象頻發主要原因是因為違法成本低」,我們就可以根據原因反推出要加大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的對策;

由經驗教訓推對策,例如:「英法兩國針對供水和水污染問題,通過立法逐步完善管理體制,統一到以流域為單元的進行綜合性集中管理」,那麼我們便可以借鑑英法兩國的做法,針對國內供水和水污染問題,通過立法逐步完善管理體制,統一到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性集中管理。

我們在做對策類題目的時候不僅要關注材料中引導對策的句子的標誌性詞彙,還需要將問題及原因做好標記,確保要點寫全。

二、對策要求

1、針對性。在提出對策題型中,針對性是指對策應是針對相關問題而提出的,並且提出的對策還要符合相應的作答身份。因此,在確定了作答要點的情況下還需回過頭來看看材料中反映的問題是否全部都得到解決,這樣做才能有效避免要點內容發生遺漏。

2、可操作性。我們提出的對策要具體可操作,不能只是簡單的泛泛而談。

例如:提高公民的文明素養;政府針對民眾通過修建、共享圖書館引導全民閱讀,打造書香社會,以提高公民的文明素養。

在上面兩個例子當中,顯然的可操作性更強,它是按照「主體+客體+方式+內容+目的」的形式進行書寫的,這種五要素齊全的主要是針對間接對策,直接對策在材料中已經把主體、客體包括目的都說得很明白了,我們的答案只需寫出方式和內容這兩點。

3、可行性。提出的對策應符合:不能與現有的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相違背;要符合我國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權益;採用的對策要在現實中存在並且能夠實施的;儘量以最少的資金投入將事情辦好。

小結:對策類題目在掌握了相關的做題技巧之後,還要結合真題進行實戰演練,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考場上方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本文為申論一點通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申論一點通」微信公眾號(ID:shenlun1dt)。

點擊文末連結,查看更多申論技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eheRGwB8g2yegNDX6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