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戶鎮在薄弱村集中推進集體「三資」清理工作

2019-07-30     東營大眾網

7月19日,東營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農村集體「三資」清理集中行動部署會議。六戶鎮堅持「黨委主導、支部主抓、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契機,在清理行動中敢於動真碰硬,確保「三資」清理集中行動取得成效,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掃平障礙。

這項工作中,六戶鎮小許村走在了全鎮前列。

「水庫一處、灣塘一處共300餘畝全部收回;76處、170餘畝大棚地全部收回;看護房9處25間、各類樹木5萬餘株得到清理,涉及土地全部收回村集體……」

這份「成績單」是六戶鎮小許村「三資」清理工作的一份靚麗「答卷」,是鎮黨委主導、村支部主抓、黨員帶頭行動、群眾支持跟進的成果凝結。

長期以來,少數人私自侵占集體資產資源問題,成為小許村被確定為薄弱村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這一「頑疾」,小許村黨支部把集體「三資」集中清理作為薄弱村轉化提升的突破口,準確分析研判,集中力量推進,在全鎮乃至全區趟出薄弱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成功路子。

「這一路走下來,雖然很難,但是好在我們堅持下來了,成功了」小許村黨支部書記萬德全拿著這份「成績單」對村「兩委」成員說。

說起辦這件事的初衷,小許村「兩委」成員打開了話匣子:「抱著金飯碗要飯吃,村集體資產很該收回來了······」。於是,在村黨支部的推動下,村兩委會議、黨員會議、群眾代表會議依次召開,最終決議開展「三資」收回和清理工作。

「我們舉雙手贊成,地占了這麼久,也不交一分錢,早該收回來了!」開完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一些村民討論著,群眾臉上也多了一份期待。緊接著,一個以包村工作組、村「兩委」成員、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村民代表成員組成的「三資」清理工作專班走馬上任了。

宣傳發動打頭炮

「第一件事就是廣而告之。」萬德全說。

開會的宣傳覆蓋面還是有些窄,小許村通過懸掛條幅、發放明白紙、張貼公告、村廣播大喇叭全天循環播放等多種方式對「三資」清理工作進行宣傳。很快,消息在全村進行傳播醞釀。同時,為有效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實現零清賠,小許村在清理工作中,充分運用法律途徑,在法律顧問的幫助下,村集體「三資」和多占的宅基地清理回收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了。沒想到的是,這一「仗」一打就近半年,但也確實給全村帶來新的變化。

黨員帶頭是關鍵

清理的難度,工作專班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事情的複雜困難遠超出他們的想像。

「關鍵時刻看黨性。」支部書記萬德全給工作定了調子,先從黨員戶和村「兩委」的親戚戶開始清理。

「誰家碰到誰難受,但這點覺悟還是要有的。」一名村幹部剛在親戚家中勸說出來後,指揮機械將村北的蘋果地進行了清理。

「光聽說黨員要走在前面,今天真正見識了。」小許村的「三資」清理工作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黨員的帶頭也慢慢影響著眾多的村民。


公正公開是保證

光有黨員帶頭還不行,還得公平公正公開。清理工作一開始,工作專班就「挂圖作戰」,「作戰圖」放置在村委大院,每完成一處登記一處,標明時間和經辦人,引導群眾在掌握清理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清理工作、參與清理工作、監督清理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如果不透明,這件事就不會成功。」萬德全說,如果不讓大傢伙心服口服,不會得到廣大群眾支持,也必然會成為「爛尾樓」。就這樣,困難被慢慢撕開口子,每天轟鳴的機械聲像是吹響勝利的號角。


管好用好是目的

「三資」清理工作漸入尾聲,但工作專班並沒有鬆懈下來,緊接著投入到下一場工作中去——為收回的土地招商。

「將土地收回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小許村委會主任萬猛解釋到。小許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在本屆村「兩委」換屆前,因班子薄弱,沒有摸索出適合本村特點的經濟發展路子,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導致村集體收入不高。

「把閒置土地短期承包,為招商引資留出緩衝時間。」在6月中旬,小許村對收回的170畝大棚地進行了為期一年對外承包,這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約7萬元。

「下一步,我們計劃對收回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積極引進現代農業項目」。萬猛自信地說道。


小許村的「三資」清理工作成效顯著,在六戶鎮各村產生了「蝴蝶效應」。梅宅、神堂等村也紛紛學習小許經驗,邁出了「三資」清理工作的步伐。

來源:東營區黨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eS4QmwB8g2yegND4m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