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焦點都在關注產業鏈的復工問題,關於復工的問題,據了解,2月10日開始第一批經政府批准後企業已經陸續復工,截止13日,化纖紡織重鎮蕭山也公布了三批覆工企業名單,涉及78家化纖紡絲工廠。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預計復工時間平均推遲20-30天,恢復產能時間則需要更久。大多數紡織服裝主要集群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山東等地。疫情之下,即使有企業在2月10日之後陸續復工,但是外地工人在3月份之前到崗的可能性不大。湖北等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老闆和工人回來的時間估計還要延後,因此樂觀估計今年市場能在3月中旬恢復產能。
而且擺在各位聚酯工廠面前還有三個難題:
1、原料大幅走低。受疫情影響,前期因市場沒有交投緣故,工廠報價暫時維持節前水平,但市場恢復正常之後,滌綸長絲成交中心必然會有較大幅度調整。
2、輔料不足。遵循往年習慣,輔料節前庫存普遍較少,再加上物流運輸受阻,節後聚酯工廠——尤其是聚酯大廠逐步出現紙板、木架、紙媒漿等輔料缺失的問題,致使開工率均有所下降況。
3、訂單和庫存方面。由於江浙地區織造加彈廠延遲開工,基本沒有對原料有明顯需求,儘管部分節前未停車工廠於節後放假,但仍有較大產能裝置在低負荷運轉,例如:恆力、盛虹、桐昆、新鳳鳴等大型企業,滌綸長絲行業將再度面臨一個高庫存的行業環境。
受快速擴散的疫情影響,原計劃1月31日恢復正常工作的企業,受當地地方政府要求,延期到2月3日,但隨著全國範圍疫情進一步爆發,企業復工進一步推遲到2月9日,部分地區政府要求2月17日前不允許工廠運行。據悉,目前最早的工廠計劃2月6號(正月十三)恢復停工的生產線,其他大部分工廠都表示會延期。當前聚酯綜合開工率已經較節前最低點下降15%左右,達到61%附近的低位。
綜上所述,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以多因素圍繞,並以累加的方式對化纖紡絲行業造成消極影響。
聚酯原料成本和當前滌綸長絲價位的價差較大;庫存較高、輔料不足和運輸不暢可能導致供應環節存斷檔可能;高庫存紡織工廠在復工後對原料是否存在較好的需求意願;諸多因素相互影響,預計等到滌絲工廠正式恢復交投後,市場會存在一定空間的補跌,後續需要密切關注持續疫情影響下,原料端因高庫存降產意願隨之提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