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漫談:口袋妖怪系列年代記,改革即將開始的四代《鑽石/珍珠》

2020-04-02     游漫談

上期「口袋妖怪系列年代記」和各位玩家聊到了第三世代「寶石系列」。寶石系列作為首作登陸到GBA平台的遊戲,憑藉GBA32位機能將畫面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同時劇情方面,遠古神獸固拉多、蓋歐卡、裂空座的故事也深入人心。總體來說第三世代帶給玩家相當多的驚喜,也對後世代正統續作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時間轉眼來到2006年,任天堂那款被稱為黑科技的雙屏遊戲機NDS上,迎來了《寶可夢鑽石·珍珠》。日本地區的率先發售,標誌著寶可夢系列正式進入到了第四世代。然而這款遊戲來的卻非常漫長,或者可以說是從宣傳期間開始(玩家知道了有這麼一款遊戲),到實際能暢玩到《寶可夢鑽石·珍珠》的時間非常漫長。

早在2004年5月的某款雜誌中就出現了寶可夢第四世代圖鑑的影子,任天堂公布了首隻《鑽石/珍珠》中的寶可夢「小卡比獸」。按照慣例,寶可夢系列從宣傳到發售不會超過1年左右,《鑽石/珍珠》卻硬是「擠牙膏」一樣每年公開部分第四世代寶可夢圖鑑,直到2006年才發售。縱觀歷代寶可夢發售數據顯示,第四世代《鑽石/珍珠》是從公布新寶可夢到正式發售最長的世代。

《鑽石/珍珠》中新增了107隻寶可夢,使得精靈圖鑑編號達到了493。御三家小火焰猴、草苗龜、波加曼的存在感並不算強。傳說級寶可夢帝牙盧卡、帕路奇亞、騎拉帝納分別承包了《鑽石》、《珍珠》和資料片《白金》的封面圖。說起這三隻神獸其實還有點小典故,它們的誕生建立在古希臘神話與理論物理學的基礎之上,並且加入了日本創世神話典故。

之所以稱《鑽石/珍珠》是改革開始的一款遊戲,是因為從這世代開始有了一些大改動,直接影響到後世代的系統、畫面發展。老玩家們應該知道,在第四世代以前特攻、物攻的概念要麼沒有被引入,要麼由寶可夢屬性本身影響。待到第四世代之後,特攻物攻徹底分家,由具體招式做決定。這直接奠定了無法計數的戰鬥體系,而種族值概念因此進一步加強。

除此之外,畫面的改革也是顯而易見的。2D到2.5D的過渡,再到想要有3D畫面的野心,都從《鑽石/珍珠》這一代開始表現了出來。曾經在2代備受好評的晝夜系統重新回歸,配合上3D建築建模,沉浸感明顯加深。並且該世代利用NDS的下屏做了些細節處理,戰鬥時將技能選項移到下屏,上屏全部用來展示對戰動畫。

在《鑽石/珍珠》發行兩年後資料片《白金》誕生,作為第四世代雙版本遊戲的強化重製版(增加劇情、可同時捕捉帝牙盧卡和帕路奇犽兩隻封面神獸),《白金》總體而言還是獲得較大成功的,被IGN評選為2009最佳年度任天堂DS遊戲第九名。

以上便是第四世代《口袋妖怪:鑽石/珍珠》的全部內容。如果你也喜歡寶可夢,記得關注游漫談,咱們一起聊遊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WKUPXEBnkjnB-0zb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