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在2020年有沒有看到過《青春有你2》,但是你一定有看過各個媒體平台都在熱議虞書欣做「哇哦」的表情。
去年《創造101》火了楊超越,今年《青春有你2》火了虞書欣。
看過《創造101》的集美們,對於楊超越如何被大家認識的經歷,也是非常的熟悉。這個姑娘長得好看,但是被大家詬病的,還是經常在節目中掉淚,以及作為愛豆的實力並沒有十分出眾。
儘管楊超越成功第三齣道,但是伴隨著楊超越的質疑,一直都沒有停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說,虞書欣是翻版的楊超越,兩個人火的模式幾乎一樣,在網絡上火了之後,拿到排名靠前的成績已經是意料之中。
在樂媽看來,並非如此。兩個人都是小美女,可愛靈動討人喜歡,但是不一樣的是,一個出身富豪之家,一個出身寒門。
表面上只是出身的差距,但這也是原生家庭的差距。
在選秀節目中,兩個人都同樣的接地氣,但是虞書欣看起來更充滿自信,從一開始很多人吐槽她的「哇哦」,到後來都覺得她十分可愛。
而楊超越的出身已經被網上八過,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學歷不高,從小就吃了許多苦,能有今天的成績,實屬不易。
楊超越自己在《奇葩說》上表達過,「想要一些外在的東西」,這可以看出她內心並沒有很自信,反而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如今兩個小姑娘現在都是十分具有價值的藝人了,但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對孩子的富養和窮養,也是值得思考的。
1、挫折教育,是隱形的「窮養」方式
出演過《偽裝者》、《琅琊榜》的王鷗,曾在節目上說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故事:從小寄宿離家、缺少家人陪伴……哪怕自己當了演員,拍了戲,媽媽都從來不夸自己。
王鷗在節目裡坦言,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優秀,媽媽不夸自己,她感到很難過。
漸漸長大才明白,我們給自己樹立了不自信的這樣一種假想敵。
父母吝嗇的鼓勵、消極的無心之說,成為了我們成長的阻礙。
這些隱藏的語言暴力,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傷害是很大的,許多家長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一直都沒辦法真正自信起來,這是精神上的「窮養」。
樂媽小時候也是,哪怕考試考了99,媽媽還會一臉嫌棄地說,「差一分啊,怎麼不考滿分?」
殊不知,你的一句良言,很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優秀自信的天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知名教育人王芳說,家人不僅要教孩子知識,還要教她情商。
她說的很有道理,小孩子的認知有限,你教會她什麼,她便去學什麼。習慣也因此得來,不是與生俱來。
所謂富養,不僅僅是指物質經濟上對孩子的大方,更多的是精神、是內心的「富養」,是培養情商的過程。
2、自信,體現的是家庭教養
前些日子,浙江5歲女孩菁菁叉腰瞪眼嚇退小偷的新聞,刷爆了微博朋友圈。
小女孩菁菁在樓下玩累了獨自回家,推開房門後發現一個陌生男子在家裡。面對陌生男子時,不僅沒有害怕,還發出了奪命三連問:你是誰?你在幹什麼?你怎麼在我家裡?男子被懟得啞口無言,倉皇而逃。
很顯然女孩的內心很強大,這或許是她的父母在日常教育中給予她的那份自信、從容和面對危險時的臨危不懼。樂媽想著,如果是自己遇到了這種情況,可能會嚇得大哭。
這些事例並不少見,有自信的人,總是更有底氣。
從小積極向上的、被「富養」的孩子,不一定活潑開朗,但是肯定十分自信,在他人面前不會畏畏縮縮;
而比較悲觀的、被「窮養」的孩子,在學習上、交流上,內向寡言,容易懷疑自己,甚至一直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成為了「討好型人格」。
其實,內向寡言、自我懷疑只是性格的一種,是被我們無限放大的負面情緒。它不是原罪,不該被牴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孩子們不知道,孩子們只知道,為什麼我不被喜歡呢?是不是我做錯了哪裡?
教會孩子,不要給任何人可以無端指責你的機會,哪怕是最親近的人都不行。堅強、自信才是一個女孩子該有的樣子。
3、活成一束光,而非做光的影子
原生家庭的痛是一種致命傷,甚至會摧毀一個女孩一生的夢想。
但它不是絕症,只要用心、用愛去呵護,就有可能治癒。
熱播劇《不完美的你》看哭了無數人,劇中被遺棄的蓮生,幸運的遇到了那個愛她護她的養母緒之。
緒之也並非是被愛呵護長大的孩子。她在童年時被生母遺棄,此後跟隨養母一起生活。
外人眼中的緒之,拒人以千里之外,冷冰冰的軀殼,幾乎沒有什麼表情。可只有緒之自己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是缺愛、缺乏自信的表現啊,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
不堪回首的童年,在遇到蓮生之後,她嘗試著放下所有的芥蒂。因為從蓮生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劇里這句台詞,值得每一個女孩子反覆品味:
「當女孩子啊,不要把討好別人當成一種習慣,如果你把它當成習慣了,有一天會發生靠山山塌的情況。」
孩子變得不再小心翼翼,不再討好身邊人,而是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是家庭教育的成果,也是一個孩子的幸運。
這部劇都值得我們反思,身為家長,要富養孩子,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不要信奉什麼「越打擊越上進」這種話,給孩子鼓勵,才是最大的支持。
要自信,要活成一束光,而非光背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