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救助、區劃邊界……川渝將在民政9板塊合唱「雙城記」

2020-04-11     華龍網

四川省民政廳、重慶市民政局深化民政領域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1日16時訊(記者 姜念月)為認真貫徹落實3月17日川渝兩地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川渝合作進入了戰略引領、高位推動、全面深化的新階段。昨(10)日,川渝兩地民政部門深化民政領域合作座談會在重慶市渝中區舉行。

座談會上,《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下稱「協議」)順利簽約,標誌著川渝民政9大領域將合唱「雙城記」。該協議涉及9個方面的合作,涉及養老、救助、兒童關愛、社會組織、區劃邊界服務、城鄉社區治理、殯葬服務、民政精神衛生事業以及慈善和社會工作,基本涵蓋了民政主要業務。

川渝養老服務:逐步統一養老服務管理服務標準

協議提出將探索「養老扶持政策跟著戶籍老人走」的機制和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制度。促進養老服務資源共享,引導區域內聯建共建養老服務設施,發展醫養結合,實行養老服務信息互通互聯。

逐步建立川渝兩地統一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標準,實現互認互通,區域內養老機構、企業或社會組織同等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合作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服務質量監測評價,兩地區養老機構資質互認。

對跨區域的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養老企業進行建設扶持。統籌推進成渝兩地養老智慧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兩地養老多層面開放共享。

川渝救助工作:建立「救急難」異地協同辦理工作機制

在救助方面,川渝將建立「救急難」異地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探索鄰近市(州)、縣(市、區)救助管理機構直接送(接)已查明身份流浪乞討人員,共同做好無戶籍流浪乞討人員接收安置。

另外,還將建立跨區域救助對象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共享機制,共同做好無戶籍流浪乞討人員接收安置。

川渝各類兒童關愛:共同逐步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協同開展川渝家庭責任教育,增強家長監護主體責任意識。推動川渝勞動密集型企業進一步關心關愛務工人員子女,組織川渝地區農民工在節假日和寒暑假返鄉探親活動。

共同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幫扶力度,加強困難救助和人文關懷,逐步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通過結對幫扶、慈善救助、公益項目等多種方式為困難職工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

川渝社會組織:共享社會組織監管信息

社會組織方面,將聯合舉辦論壇、科研、展覽、推介等活動,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等開展交流合作,倡導有實力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發展聯盟。

共享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相關信息,互認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結果,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相互開放承接資格,實現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用共享。

共享社會組織監管信息,實現執法信息和信用信息等關聯對比、記錄可查、互通互用。

川渝區劃邊界服務管理:開展地名尋根文化交流活動

共同爭取國家給予撤縣設市和撤縣(市)設區政策支持。定期開展四川省與重慶市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全面掌握法定行政區域界線實地執行情況,共同管護界線、界樁及其方位物,及時協商解決邊界管理糾紛隱患。

共同組織指導界線毗鄰地區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完善界線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地名管理服務合作,開展以「川渝一家親」為主題的地名尋根文化交流活動。

川渝城鄉社區治理:開展實務交流、技能培訓

川渝將探索開展實務交流、技能培訓等活動。協同推進社區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共享社區便民利民服務。

合力推動川渝鄉村振興,共同加強「一約三會」建設,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倡導川渝兩地健康婚喪習俗觀。

川渝殯葬服務:建立協同配合的殯葬聯合執法機制

川渝將建立協同配合的殯葬聯合執法機制,共同解決跨區域的矛盾糾紛和違法行為整治。按照「依法依規、便民利民」原則,統一殯葬服務程序,促進信息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區域遺體火化和遺體運輸服務。

川渝民政精神衛生事業:加強醫療合作、學術交流

協議提出,川渝將加強醫療合作、學術交流;加強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加強管理服務交流合作。

協同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揮社區康復在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服務模式、服務流程、人才保障、資金保障、站點建設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川渝慈善和社會工作:合力打造巴蜀慈善品牌

未來,協議明確還將加強川渝慈善組織合作交流,合力打造巴蜀慈善品牌。

共同推進「三社聯動」創新實踐。發揮兩地教育資源和專業機構優勢,開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快「塔尖」「塔基」人才集聚,形成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擴大社工人才交流,通過行政機關、高校、社會工作機構等平台開展多渠道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服務能力。

建議共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

「合作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川渝兩地民政部門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步新說,下一步將把《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轉化為發展規劃、支持政策、重大項目、具體事項,努力構建以《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為總攬,專項合作協議為支撐的「1+N」合作協議體系,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四川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益西達瓦也表示,川渝民政部門將通過兩地務實合作,助推川渝民政工作走在西部地區前列,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為全國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多先進經驗。

「合作效果如何,關鍵在機制。」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建華說,本次座談會還明確了合作機制,包括建立工作協同機制、統籌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機制等。許建華說:「兩地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後,川渝民政合作邁入新階段。」他建議,未來兩地民政部門應共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把雙方合作協議變成具體事項,實施清單化、項目化管理,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SdeaHEBfwtFQPkdDo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