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是我國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先進位造業更是一國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與供給和需求構成相互作用的三角框架,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新興產業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如何構建適配先進位造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有哪些國際經驗值得借鑑?如何創新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的思路與路徑?本期《金融街觀察》為您精彩呈現。
本期亮點:
1、解決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就是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金融體系的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2019年2月,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念,要求加快改革優化金融體系,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優質、高效、適配的金融服務,引導金融資源向先進位造業領域流動積聚。
2、縱觀世界各國先進位造業發展歷史,不同融資結構的國家都有可供借鑑的經驗,既要借鑑美國經驗,堅定發展股權融資和資本市場,又要結合我國實際,借鑑德日及美國科技銀行經驗,改革優化銀行體系,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
3、各地前期已紛紛出台相關措施,引導金融機構把握轉型要求,圍繞製造強國的重點領域和關鍵任務,積極拓寬技術密集型和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的金融支持方式,形成一個個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的地方樣本。
4、先進位造業發展需要「有耐心的長錢」。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需立足我國金融體系的現狀和問題,並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繼續深化改革,優化金融體系,完善政策支持,持續引導金融資源向先進位造業領域流動積聚。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