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來品品路遙的《人生》吧。

2020-02-13     閒人的閒暇時間

01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對目前的生活是否還滿意?

或者換一種說法,你理想中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找到滿意的工作以及組建幸福美滿的家庭,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理想的生活吧。

談及人生這個話題,不知為何腦中回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一句詞,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此後的作品再無過往的清新,轉而沉鬱淒婉。

不管怎樣,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走去。有的時候傷害和失敗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它會讓你變得更好,孤單和失落亦是如此。每件事到最後一定會變成一件好事。

02

最近又把路遙的代表作《人生》讀了讀,他在小說的開篇引用了這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年輕人的時候。」出生於農村的高加林雖身為農民,卻有著不同於其他農民的夢想,他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在大城市生活,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和命運掙扎著,可,他還是失敗了。他沒能擺脫繼續在農村生活的結局……

讀到這裡,你是否覺得小說太具有悲劇性了,但是路遙在最後寫了一句「並非結局」這四個字,反覆的揣摩,細細一想,高加林雖然最後回到了農村,但是不可或缺的一位人物德順老漢最後的話點醒了高加林,小說的結局也許並不是那麼美好,但是高加林的人生之路還很長,也許未來的路會更好吧。

我們來了解一下《人生》這部作品。《人生》是以改革時期陝北時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它的故事情節十分地吸引我,全篇主要講述了來自農村的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曲折的變化過程,其中他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為故事發生的主要矛盾,最終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03

我們來對主人公高加林深入了解。他,對理想的執著,橫溢的才華,我敬佩。可是,他對於感情的態度,我無話可說。甚至不明白巧珍對於他的執著從何而來。

高中畢業後為考入大學回到了農村,做了教師,這份工作對他來說還算不錯,是一個非常體面的工作,他也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努力工作,爭取轉為民辦教師。好景不長,村中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同樣沒有考上大學,在父親的幫助下,頂替了加林。自此之後的一段時間,他猶如一副行屍走肉。

善良的農村姑娘巧珍很喜歡高加林,給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位農村姑娘,本以為二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此拉開序幕,誰知,結果並不美滿,你們想想,一個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和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姑娘能走到一起嗎?又會真正的快樂嗎?

04

後來,加林的叔叔在邊疆當兵回來了,由於叔叔的關係,高加林再一次的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記者。戲劇性的一幕來了,他遇見了自己的高中同學黃亞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二人有著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愛好,在一起也很快樂,所以高加林無情地拋棄了農村姑娘巧珍,黃亞萍拋棄了深愛著自己的張克南,這一事被張克南的母親知道後,他母親舉報了走後門托關係當記者的這一事。

只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因為舉報揭發一事,他不得不離開夢寐以求的生活,再次的回到了農村,回到農村之後,當他得知巧珍已經結婚,他又陷入了無盡的悲哀與失望之中。

主人公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反映到現實社會當中,是否也是如此呢?想想自己走過的路,有沒有仔細的思考呢,有沒有做過讓自己後悔的行為舉措呢,你三思而後行了嗎?

05

有空的時候可以讀一讀這本書,相信會讓你認識到很多東西,拋開感情不談,我還是很欣賞高加林對自己的夢想執著追求,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中的路上,困難與艱險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說是必然的。

《人生》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路口,有些岔路口,譬如政治上的岔路口,事業上的岔路口,個人生活上的岔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希望我們都可以從中受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MFxQHAB3uTiws8Kv0B0.html